下载此文档

自己动手做一个小型linux系统.pdf


文档分类:IT计算机 | 页数:约29页 举报非法文档有奖
1/29
下载提示
  • 1.该资料是网友上传的,本站提供全文预览,预览什么样,下载就什么样。
  • 2.下载该文档所得收入归上传者、原创者。
  • 3.下载的文档,不会出现我们的网址水印。
1/29 下载此文档
文档列表 文档介绍
: .
第一章 前言
lo 来引导,事
实上,本文就是采用的 lilo。
做到这一步,将目标存储设备挂上目标机,如果顺利,就可以启动系统了。
当然,针对某些特别的平台,不能像硬盘这样拷贝了,需要读卡器、烧录……但是基本
的方法是相通的!

第五步、优化和个性化系统
通过前四步,我们已经得到了一个可以正常工作的系统。在这一步里,就是发挥你想像
的时候了……


本文的工作环境
项目根目录/home/kendo/project ------>;我将它指定至 PATH:$PRJROOT
子目录及说明

目录 内容
bootloader 目标板的引导加载程序,如 lilo 等
build-tools 建立交叉编译平台的工具源码
debug 调试工具及所有相关包
doc 项目中用到的所有文档
images 编译好的内核映像,以及根文件系统
kernel 各个版本的 Linux 内核源码
rootfs 制作好的根文件系统
sysapps 目标板将要用到的系统应用系统,比如 thttpd,udhcpd 等
tmp 存放临时文件
tools 编译好的跨平台开发工具链以及 C 链接库工作的脚本
#!/usr/bin

export PROJECT=skynet
export PRJROOT=/home/${PROJECT}
export TARGET=i386-linux
export PREFIX=${PRJROOT}/tools
export TARGET_PREFIX=${PREFIX}/${TARGET}
export PATH=${PREFIX}/bin:/bin:/sbin:/usr/bin:/usr/sbin

cd $PRJROOT


第二章 建立交叉编译环境
在 CU 中发表的另一篇同名的贴子里,我讲述了一个全手工创建交叉编译环境的方法。
目前,创建交叉编译环境,包括建立根文件,一般来讲,有两种方法:
手功创建
可以得到最大程序的个性化定制,缺点是过程繁杂,特别是极易出错,注意这个“极”
字,包括有经验的开发人员;
自动创建
无它,方便而。

因为前一篇文章中,已 经 讲述了全手工创建交叉编译环境的一般性方法,本文就不打算
再重复这个步骤了,感兴趣的朋友,可以再去搜索那篇贴子,提醒一点的就是,在准备工具
链的时候,要注意各个工具版本之间的搭配、每个工具需要哪些补丁,我建议你在 google
上针对这两项搜索一下,准备一个清单,否则……
本章要讲述的是自动创建交叉编译环境的方法。目 标 ,针 对 商业硬件平台,厂家都会为
你提供一个开发包,我用过 XX 厂家的 IXP425 和 MIPS 的,非常地方便,记得我第一次接
触嵌入式开发,拿着这个开发包自动化创建交叉编译环境、编译内核、建立根文件系统、创
建 Ram Disk,我反复做了三四次,结果还不知道自己究竟做了些什么,呵呵,够傻吧……
所以,建 议 没 有这方面经验的读者,还是首先尝试一下手工创建的方法吧,而本章接下来的
内容,是 送给曾经被它深深伤害而不想再次去亲历这项工作而又想提高效率而又没有商业开
发包的朋友。

建立交叉开发工具链
准备工具:
buildroot-
只需要一个软件?对,其它的不用准备了,buildroot 事实上是一个脚本与补丁的集合,其它需要用到的软件,如 gcc、uClibc,你只需在 buildroot 中指明相应的版本,它会自动去
给你下载。
事实上,buildroo

自己动手做一个小型linux系统 来自淘豆网m.daumloan.com转载请标明出处.

相关文档 更多>>
非法内容举报中心
文档信息
  • 页数29
  • 收藏数0 收藏
  • 顶次数0
  • 上传人zkusha
  • 文件大小209 KB
  • 时间2022-07-0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