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 出院指导对慢性心力衰竭患者生活质量的影响【摘要】目的:探讨出院指导对慢性心力衰竭患者生活质量的影响。方法:对 116 例心力衰竭患者进行分组护理,观察组加强出院指导,对照组只作一般的护理指导,比较其再住院率及生活质量。结果: 观察组再住院率明显降低, 生活质量明显提高。结论: 加强出院指导是减少心力衰竭的发生,降低再住院率,提高生活质量的有效措施。【关键词】出院指导;心力衰竭;生活质量健康教育是当前护理工作中的重要内容,对患者进行有针对性的健康教育, 能促进健康, 预防疾病, 降低住院率, 减少医疗费用, 提高生活质量。出院指导是健康教育过程中的重要环节, 做好出院指导可使患者出院后能自觉地遵医嘱服药, 采取有利于健康的生活方式, 养成良好的生活习惯, 减少甚至消除危险因素, 对疾病的预防, 减少疾病的复发,提高患者生活质量具有重要意义。 1 临床资料 2 选择 2002 年3 月至 2006 年5 月收治的 116 例慢性心力衰竭患者, 其中风湿性心脏病 58例, 冠心病 34例, 扩张型心肌病 24例,男 66例,女 50例, 年龄 38岁~78 岁, 把这些患者分为观察组 60例, 对照组 50 例,两组患者的年龄、性别、病程、病情、文化程度等经统计学分析,P> , 差异无统计学意义。 2 教育方法采用宣传材料对患者进行教育;通过集中患者上课进行教育; 通过一对一面对面交谈进行教育; 通过问卷调查的方式进行教育;通过热线电话进行教育。 3 教育内容 指导患者自我调节与控制情绪心力衰竭患者往往情绪焦虑、悲观、抑郁, 对生活失去信心, 让患者了解情绪与疾病的关系, 不良情绪可使交感神经兴奋, 儿茶酚胺分泌增加,使心率加快,血压升高,从而使心肌耗氧量增加。 指导患者进行服药,提高服药的依从性说明不 3 遵医嘱服药, 自行减药或停药, 是加重心力衰竭的重要原因之一。 饮食指导心力衰竭患者的饮食原则是,低钠、低脂,限制水分,富有营养易消化的饮食,宜少食多餐,避免饱餐, 但也应视具体情况而定, 有的患者由于胃纳差,应用利尿剂,常有电解质紊乱,故应定期监测电解质,如出现低钠、低氯时则宜适当增加钠盐的摄入。 活动量的指导没有明显症状的心力衰竭患者过度活动也可使心力衰竭恶化,但长期过度的安静卧床休息, 有造成深部静脉血栓形成的可能, 可使活动耐力下降, 骨路肌萎缩, 肌力低下, 因此应鼓励患者适当活动, 以散步为宜, 3次/周~5次/ 周, 30 min/ 次左右,以刚出现疲劳为适度。 预防感染的指导上呼吸道感染是心力衰竭恶化的重要诱因, 应积极防治。慢性心力衰竭患者往往基础代谢率较高, 怕热多汗, 不注意保暖, 且免疫功能低下, 易受凉感冒, 引起肺部感染, 诱发或者加重心力衰竭。 排便指导心力衰竭患者由于限制活动,限制水的摄入, 胃肠瘀血等原因, 易导致便秘, 临床上常见患者由 4 于便秘, 排便时过度用力或屏气, 导致心力衰竭发作或加重, 甚至猝死。应指导患者摄入适量粗纤维食物, 以促进肠蠕动, 并养成定时排便的习惯, 保持大便通畅, 排便时切勿过度用力及屏气。 自我监测指导每日测量体重,以评价水肿消肿情况,学会监测血压并记录,有情况改变及时咨询或就诊。 4 结果 患者出院后 3
出院指导对慢性心力衰竭患者生活质量的影响 来自淘豆网m.daumloan.com转载请标明出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