下载此文档

西南大学《中国画论》网上作业及参考答案.doc


文档分类:资格/认证考试 | 页数:约4页 举报非法文档有奖
1/4
下载提示
  • 1.该资料是网友上传的,本站提供全文预览,预览什么样,下载就什么样。
  • 2.下载该文档所得收入归上传者、原创者。
  • 3.下载的文档,不会出现我们的网址水印。
1/4 下载此文档
文档列表 文档介绍
1:[论述题]
简答题
1. 文人画的艺术特征
2. 如何理解"论画以形似,见与儿童邻”?
3. 谈谈对"诗中有画,画中有诗”的理解。
4. 唐代杜甫在《戏题王宰画山水图歌》诗中说:"十日画一水,五日画一石。能事不受相促迫,王宰始1:[论述题]
简答题
1. 文人画的艺术特征
2. 如何理解"论画以形似,见与儿童邻”?
3. 谈谈对"诗中有画,画中有诗”的理解。
4. 唐代杜甫在《戏题王宰画山水图歌》诗中说:"十日画一水,五日画一石。能事不受相促迫,王宰始肯留真迹。”请简述"十日一水,五日一石”。  
参考答案:
1.
答案要点:
文人画肇始于唐,发展于宋,成熟于元,明清滥觞其特征为(1分):
⑴强调绘画的文学化,诗中有画,画中有诗;(3分)
⑵对笔墨的突出强调和引书入画;(3分)
⑶画上题字作诗钤印蔚然成风。(3分)
2.
答案要点:
(1)出自苏轼《书鄢陵王主簿所画折枝》诗;(2分)
(2)通常认为以画得"似”与"不似”为标准来论画是和儿童一般的见识,忽略了中国画对神、意的强调;(3分)
(3)苏轼并非反对和否定形似,而只是认为重点在于表现事物之精神而不应以形似为满足。(1分)
3.
答案要点:
(1)此语出自苏轼评王维"味摩诘之诗,诗中有画,观摩诘之画,画中有诗。”
(2)诗画在传统中国画文人思想中有着紧密的联系,诗画之间可互为表现,互相渗透。"诗乃有形画,画乃无声诗。”
4.
答案要点:
(1)本意为:十天时间画一段水,五天时间才画一块石头;
(2)喻古人作画一笔不苟,精思熟虑,认真严肃的创作态度。
1:[论述题]
论述题
1. 试论"画到生时是熟时”的美学辨证思想。
2. 谢赫的"六法”向来为历代画家和评论家所推崇,五代荆浩在谢赫"六法”的基础上提出了"六要”,顺应了时代发展的需要,请据你对"六法”"六要”的理解,回答以下问题。
(1)简要比较说明谢赫"六法”与荆浩"六要”间的对应关系。
(2)为何谢赫"六法”之中有"色”(随类赋彩)而无"墨”,荆浩"六要”之中有"墨”而无"色”?
  
参考答案:
1、答案要点:
(1)绘画中的"生”、"熟”是一对矛盾的统一体。艺术须熟中求生。
(2)凡艺术技巧,初学忌生,无不求熟,应勤学苦练,以求其熟。因熟则巧,可随心所欲,心手相应,运用自如。
(3)但艺术不宜太熟、烂熟,太熟则庸俗无新意。所以,既熟之后,又须济之以生,大巧若拙,才能控制太熟的流弊而有清新天真的气息。
2.
答案要点:
(1)简要比较说明谢赫"六法”与荆浩"六要”间的对应关系。
"六法” "六要”
气韵生动 气

骨法用笔 思
应物象形 景
随类赋彩 笔
经营位置
传依模写 墨
(2)为何谢赫"六法”之中有"色”(随类赋彩)而无"墨”,荆浩"六要”之中有"墨”而无"色”?
唐以前画多为人物画,均勾勒着色,墨无浓淡,故水墨之趣并未加以重视。因谢赫为南齐人,时

西南大学《中国画论》网上作业及参考答案 来自淘豆网m.daumloan.com转载请标明出处.

相关文档 更多>>
非法内容举报中心
文档信息
  • 页数4
  • 收藏数0 收藏
  • 顶次数0
  • 上传人文库旗舰店
  • 文件大小35 KB
  • 时间2022-07-0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