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6 年糖尿病患者及高危人群筛查工作方案糖尿病是当前威胁全人类健康的最重要的非传染性疾病之一, 不仅给患病个体带来肉体和精神上的损害并导致寿命的缩短, 还给个人、家庭、社会带来沉重的经济负担, 糖尿病正成为一个严重的公共卫生问题。因此,为提高发现我县糖尿病患者并规范患者治疗和自我管理, 切实做好基本公共卫生服务慢病管理工作, 特制定本工作方案。一、工作目的通过开展糖尿病筛查, 发现辖区居民中的现患病人和无自觉症状的病人, 提高病人发现率, 及早将病人纳入管理, 有针对性的进行健康教育, 生活方式指导和非药物治疗及用药指导, 控制病情, 减少并发症, 提高人群健康水平。二、筛查标准为提高糖尿病病人的发现率, 筛查工作重点围绕下列高危人群进行: ①年龄 40 岁以上; ②有轻度血糖升高( 糖调节受损史)者; ③肥胖和超重者( 体重指数﹙ BMI ﹚≥ 24Kg/m 2 ),中心型肥胖(男性腰围≥ 90cm ,女性腰围≥ 85cm ); ④静坐生活方式, 且常年不参加体育锻炼者; ⑤有糖尿病家族史者(双亲或同胞患糖尿病); ⑥妊娠糖尿病患者或曾经分娩巨大儿﹙出生体重≥ 4Kg ﹚的妇女; ⑦高血压患者﹙血压≥ 140/90mmHg ﹚和﹙或﹚心脑血管病变者; ⑧血脂异常: 高密度脂蛋白胆固醇降低(≤ 35mg/dl ,即 mmol/L ), 高甘油三酯血症(≥20 0mg/dl 即 2. 22 mmol/L )者; ⑨有一过性类固醇糖尿病病史者; ⑩多囊卵巢综合征( PCOS )患者; ?长期接受抗精神病药物或抗抑郁药物治疗的患者。三、筛查方法与建档管理 1 、筛查渠道和方式依据糖尿病高危人群筛查标准, 逐村( 社区) 逐户和对就诊的居民进行高危人群筛选和确定, 筛选过程发现未建立居民健康档案的居民要及时给予建档,筛查的所有对象要进行档案更新和体检表的录入。前期组织大规模人群筛查以快速血糖仪测量为主。筛查时要严格对测量环节进行质量控制, 对筛查发现的空腹血糖≥ (100mg/dl) 者, 应建议其进一步明确诊断。各镇卫生院、社区卫生服务中心在组织糖尿病高危人群筛查时, 可结合慢病患者随访和体检工作, 同时更新居民健康档案信息。对已纳入管理的糖尿病患者进行复核, 排除高危人群筛查对象范畴, 若有被糖尿病对象, 应删除糖尿病专项卡。纳入管理对象,要确保糖尿病病人及高危人群分类准确, 防止不真实信息录入系统。 2 、复核诊断糖尿病诊断标准是依据临床症状、空腹、任意时间血浆葡萄糖水平或口服葡萄糖耐量试验( OGTT )的空腹和 2 小时血糖值来进行判定。对筛查发现的血糖异常者, 要根据诊断的标准方法进一步确诊; 对于血糖处于临界水平者, 两周后重复检测空腹血糖或 OGTT ,以进一步明确诊断。 3 、建档管理对于筛查过程中发现已确诊或复核确诊的糖尿病患者, 应根据糖尿病患者管理要求进行年度体检, 及时建立糖尿病专项管理卡, 并将信息录入到公共卫生服务信息系统, 进行定期随访管理。同时对健康档案中的个人基本信息进行更新。对复核诊断为空腹血糖受损或糖耐量减低的糖尿病高危人群, 应录入公共卫生服务信息系统, 纳入高危人群管理,每年至少进行一次血糖监测, 跟踪干预指导和转归评估, 提供膳食和身体活动等个体化行为指导服务。四、工作安排 1 、
糖尿病高危人群筛查工作方案 来自淘豆网m.daumloan.com转载请标明出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