家乡的芦苇塘散文
家乡的芦苇塘散文
蒹霞苍苍,白露为霜。我整理了相关的文章,欢迎观赏与借鉴。
秋天,是家乡芦苇塘最靓丽、最富有、最具贡献的时刻,也是家乡人们满怀
家乡的芦苇塘散文
家乡的芦苇塘散文
蒹霞苍苍,白露为霜。我整理了相关的文章,欢迎观赏与借鉴。
秋天,是家乡芦苇塘最靓丽、最富有、最具贡献的时刻,也是家乡人们满怀丰收喜悦收割芦苇的季节。芦苇经验了春风拂煦、阳光普照、盛夏酷暑的严峻考验,渐渐变得高大而成熟,针状的叶子由绿而黄,芦花由紫色变成银白色,刺眼的光泽和摇曳的舞姿,以及森林般的茂密、整齐、庄重,引来多少家乡人驻足欣赏。偶有几只白鸟徘徊在芦塘上空,见人来“扑扑楞楞”地潜入芦苇丛中,真乃是:“白鸟一双临水立,见人惊起入芦花。”
我家的南河沿,是一片一望无际的芦苇塘,打从我蹒跚学步始,那里就是我童年和伙伴一起游玩的乐园,芦苇的生长改变,就犹如家乡一年四季气候的季节表。芦苇抽芽了,从涓涓细流中冒出又细又长的绿叶来,假如你把耳朵贴近芦苇细致听,准能听到它拔节的“吱吱”声响,看那鲜绿鲜绿、青翠欲滴的苇叶,绿得闪闪发光,嫩得足可以滴下水来,微风吹动,婀娜多姿,好一派蒸蒸而上的景象,不看日历,家乡人就知道是春天到了。每当电光闪闪、雷声滚滚、大雨倾盆,芦苇塘水满溢池,须臾,雷停雨住,阳光四射,雨后的芦苇塘朝气盎然,庄重威历,那宽长而润滑的苇叶不正是家乡人端午节包粽子所须要的粽叶吗?秋天,芦苇杆变得绿中露黄,芦花蓬松而银白,每一株芦花既像一把鸡毛掸子,掸去空中的白云,又像一只只苇箭,挺立向上,蓄势待发。一根芦苇,可以说是微乎其微的,也是非常脆弱的,很简单被风吹断,但芦苇从来不孤独而生,而是群生群长,团结向上,只要有芦苇生长的地方,皆是一簇簇、一片片,形成一个芦氏大家族。风吹不折,浪打不断,互助互爱,众志成城,不择地势,坚韧生长。这不正是芦苇气概磅礴、巍然矗立、和谐相处的性格吗?
面对这片几十亩浩浩荡荡、横无际涯的芦苇塘,几代家乡人都会肃然起敬。听老人们讲,在上世纪四十年头,日本侵略者的铁蹄践踏到我的家乡,当日本鬼子的飞机向家乡的村庄狂轰滥炸时,全村男女老少就躲藏于芦苇塘中,是这块芦苇塘掩护了村民们幸免于难,更彰显出芦苇塘的`豪气、坚决、英勇、镇静、爱护家乡人的名贵品质。
曾记得孩提时,每到夏天,一群群淘气的小伙伴,赤着光腚跳进芦苇塘捉鱼摸虾,那里繁衍生息着很多火头鱼、鲫鱼、鳝鱼和河虾,有时一下子就能抓到,但有时手一触到鱼,鱼就会倏然而逝。由于芦苇太密,人行动不便,很难捉到,只好空手而归。日复一日,年复一年,芦苇割了又长,长了又割,我始终眷恋那湾芦苇塘,总有一种亲情、友善、恋恋不舍的感受。
芦苇虽不能作高楼大厦的横梁立柱,也不能像金石那样坚硬万年不朽,但世界万物校短量长,各得其所,总有它的独
家乡的芦苇塘散文 来自淘豆网m.daumloan.com转载请标明出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