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 总结: 晨间锻炼, 快乐运动总结:晨间锻炼, 快乐运动人们常会把“一日之计在于晨”这句话挂在嘴边,正是因为晨间锻炼活动可以促进幼儿动作协调发展, 提高幼儿身体各个机能, 它是以“幼儿为本”的活动, 也是幼儿一日活动的重要环节。所以我认为如果我们能有效地开展晨间锻炼, 可以使幼儿一天的生活有一个良好的开端,幼儿的精力更加充沛,注意力更加集中。 我们大家都知道晨间户外锻炼是幼儿园教育活动的主要形式之一, 是大部分幼儿入园的第一项活动, 是他们一日生活的开始。那么如何更为有效地开展晨间锻炼而不是趋于走马观花的形式, 这是需要我们去思考和研讨的问题。通过日常的教研活动我们知道在科学合理地安排幼儿一日学习生活中, 必须安排幼儿每天不少于 2 小时的户外活动, 其中体育活动不少于 1 小时。而每天幼儿到园后的晨间体育活动 2 就是保障幼儿 1 小时体育活动的重要环节。所以, 晨间锻炼不容忽视。我认为目前晨间锻炼中出现的问题: 1、 幼儿的运动量不达标,小部分幼儿漫无目的, 四处游荡。 2、 活动器械不丰富,数目品种不多。 3、 活动形式不新颖,孩子们玩着玩着就不想再玩了,体育锻炼流于形式。 4、 教师趋于形式的无时效性指导。《纲要》中指出“培养幼儿对体育活动的兴趣, 是幼儿园体 3 育的重要目标, 要根据幼儿的特点组织生动有趣、形式多样的体育活动,吸引幼儿的兴趣。” 1 、创设游戏情境,激发幼儿参与活动的兴趣。游戏是幼儿最喜爱的学习方式,是激发幼儿体育活动兴趣的最有效途径。《纲要》中指出:用幼儿感兴趣的方式发展基本动作, 提高动作的协调性、灵活性。在日常的晨间活动中, 都曾出现过这样的现象: 老师们将晨间锻炼的材料放在一边, 然后随意将孩子们分成几组, 比如一组投掷, 一组走平衡木。刚开始接触这些材料的时候, 或许你会发现孩子还是很感兴趣的,可是随着一次次的重复不变的游戏模式,孩子们开始厌倦了,拿着沙包到处跑,有的甚至用脚在踢,有的没有在走平衡力,而是把平衡木当成了休息的小椅子,一个个坐着聊起天来。孩子得到锻炼了吗?结果一定是否定的。如果换种方式, 我们可以设置趣味的游戏情境, 比如孩子们不是喜欢玩“植物大战僵尸”的游戏吗?我们可以在沙包投掷中设置层层障碍,在最后关卡出示“僵尸怪物”的头像, 引导幼儿瞄准目标进行投掷, 我相信孩子们一定会重拾兴趣的。因为游戏永远都是孩子们最喜欢的方式。另外,在 4 投放体育活动器械时还可以增加其它多样的辅助材料。孩子们通过与材料的互动, 就可以玩出花样。这样做不仅实现了一物多玩, 还可以不断激发幼儿参与体育活动的兴趣。比如在幼儿玩球时可以增加球架, 球网、障碍等, 激发孩子们玩球的兴趣。 2 、减少孩子们的等待时间,让每个孩子都能参与活动。《纲要》中在科学合理地组织幼儿一日活动中指出要尽量减少不必要的集体行动和过渡环节, 减少和消除消极等待现象。在体育活动中, 为了保持体育活动的有序, 老师们常常会让幼儿排队等待, 一个幼儿完成全部动作回来后另一名幼儿再去, 这样的话, 孩子们的活动时间就被消磨了, 所以会出现孩子的等待现象。那么怎样减少幼儿等待时间就成了我们思考的话题。我们不妨可以采取有效地运动方式。比如: 鱼贯式。鱼贯式指幼儿在进行 2-3 项综合性技能训练时,要求第二个孩子在第一个孩子玩过第一个项目时就出发,即一个跟着一个活动,又 5 保持一定的距离。这样不仅减少了孩子们的等待, 同时保持了活动时的有序。另外,活动时我们可以考虑增加分组。我们可以投放四到五组活动材料, 将孩子们分成几组, 这样活动起来平均每组就只有 5~6 个幼儿, 大大缩短了幼儿活动时等待的时间,可以保证每个孩子足够的运动量。 3 、主配班有效配合,重点指导。每天的晨间锻炼, 我们都会设置一个重点指导的活动项目, 那这就需要主配班老师的有效配合。主班老师重点负责当日重点指导项目而配班老师指导其它次活动项目。当重点区的孩子都已完成任务后, 就可以互换小组成员, 让每一个孩子都能参与进来。 4 、阴雨天,晨间锻炼马虎不得。天有不测风云,总有那么几天会遇到天气不好的时候。我们在这样的天气, 依然要保质保量地开展晨间锻炼。比如 6 教室、走廊等。在进行室内晨间锻炼时, 选材上, 教师要给幼儿提供适宜、安全的玩具和材料。三月份, 有幸参加了上海的一个体育运动游戏的研究会议, 我深受启发。老师们开启智慧, 在阴雨天也能玩出新花样。一张美工的海棉纸竟然可以锻炼孩子的上下肢, 让孩子们利用身体的各部分移动海绵纸到对面的同伴处。指导上, 教师根据幼儿年龄特点和运动量组织全面、科学、有趣的活动内容并且有效地指导活动过程。 5 、晨间锻炼中形成的自我收归能力。良好的习惯需要从小养成。在日常
总结:晨间锻炼,快乐运动 来自淘豆网m.daumloan.com转载请标明出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