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卡拉瓦乔笔下的圣母形象
刘文兰
Summary:卡拉瓦乔(约1573-1610年)是意大利16世纪末17世纪初的一位著名画家。他的作品具有独特的个人风格,因其出身贫寒且常与普通大众生活在一起,过旱地接触了现实主义传
论卡拉瓦乔笔下的圣母形象
刘文兰
Summary:卡拉瓦乔(约1573-1610年)是意大利16世纪末17世纪初的一位著名画家。他的作品具有独特的个人风格,因其出身贫寒且常与普通大众生活在一起,过旱地接触了现实主义传统,使他养成了仔细观察并记录现实真实对象的凡且朴素,脱去以往典雅高贵的形象,充满着现实主义气息。本文试图在前人研究成果的基础上,对卡拉瓦乔绘画中的圣母形象进行分析研究,通过其作品与其他画家作品的比较,使我们对卡拉瓦乔笔下的圣母形象所展现出来的人性有更深一步的认识。
Key:卡拉瓦乔;圣母形象;人性
:J205 :A :1005-5312(2018)08-0168-01
在宗教绘画题材的作品中,圣母一直都是艺术家歌颂和赞美的对象,许多艺术家都曾对圣母形象做过阐释,例如:13世纪末乔托的作品《光荣圣母》中的圣母有着神圣的尊严,使人不由得肃然起敬。
到文藝复兴时期,无论是北方的尼德兰,还是南方的意大利,圣母也被赋予了不同的感受,比如扬·凡·艾克的《教堂中的圣母》作品中的圣母慈祥、端庄,达·芬奇的《岩间圣母》中的圣母庄严、和谐、完美。
17世纪的圣母形象开始淡化以往理想化的神性主题,更多注重的是母性形象的视觉观感。伦勃朗的《带天使的圣家族》,里贝拉的《抹大拉·玛丽亚》和卡拉瓦乔的《参拜圣地人的圣母》《圣母玛利亚之死》等等,这些都远离了文艺复兴时期圣母高度理想化的形象,寄托的是画家求真的艺术理想和对生活和时代的表现。
圣母回归到平凡,卡拉瓦乔将现实真实的女人变成笔下描绘的对象,画中的圣母充满了人性的光辉,下面就结合不同作品对卡拉瓦乔的圣母形象进行分析研究。
《圣母之死》是卡拉瓦乔在1606年为圣玛利亚·德拉·斯卡拉教堂绘制的祭坛画,该作品未选取传统的理想化的圣母升天的形象,而是以朴素的写实主义手法,将宗教主题转化为普通悲剧。在画中我们看不到衣着华贵的天使和诸神的赞颂,看到的只是一位贫穷面容憔悴的圣母形象,在一间残破的农舍里,死去的玛利亚双臂摊开,双足裸露,躺在床上,周围环绕着为她哭泣的农民,这一切仿佛说明她在精疲力竭中走完了人生最后的旅程,这幅画中圣母玛利亚的形象可以称得上是欧洲17世纪现实主义艺术中最具有典型意义的形象之一,在此之前从未出现过如此真实动人的形象。
而在提香的《圣母升天》的画面中,圣母仅仅只是闭着眼睛,表情安详神圣,周围环绕着天使和彩云,画面梦幻奢华。卡拉瓦乔的作品与他们恰恰相反,就是要展现人间真情中最真实的一面给观者,通过对现实世界仔细观
论卡拉瓦乔笔下的圣母形象 来自淘豆网m.daumloan.com转载请标明出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