钢筋平法中所遇问题的整理
相关平法中所遇问题的整理
一、问剪力墙竖向钢筋与暗柱边多少距离排放第一根剪力墙竖向钢筋。
答: 1/2 竖向散布钢筋间距。
二、非抗震的框架梁中以及非框架了两份剪力墙结构的图纸,均有暗梁和连梁同时存在的问题,在图纸上要求,暗梁和连梁相互锚固。
我有两点疑问:
1、纵筋能否是相互伸入对方一个锚固的长度?
2、箍筋应怎样办理?
答: 1、连梁与暗梁相矛盾的纵向钢筋(一般为上部纵筋),连梁纵筋贯穿,暗梁纵筋与连梁纵筋搭接;不相矛盾的纵向钢筋照布(一般为暗梁的下部纵筋要贯串连梁)。
2、箍筋连梁范围按连梁,非连梁范围按暗梁。暗梁纵筋保持连通对结构有益,假如坚持锚固到连梁内(配箍筋的部位),两端钢筋的各自一个锚长加起来可能比洞宽还要长,还不如连续穿过连梁经济且受力合理。暗梁不是“梁”,而是在剪力墙身中的结构加劲条带,计算连梁时可不考虑暗梁的存在。连梁箍筋散布于洞口范围。
八、在 03G-101 中相关 KL(抗震或非抗震设计)页中,有多处通长筋、贯穿筋的标明(按勘误通告又有多处变动), 如:在抗震一、二级 KL 页面中已经把跨中贯穿筋改为通长筋,而在原有的横线下有说明:跨中同时存在贯穿筋
和架立筋时,其架立筋搭 150mm.
1、在些页中当所谓的通长筋、贯穿筋、架立筋同时存在时,才可引用 搭150mm这样的规定吗?
2、请问在跨中通长筋是指惯例下设置的两根角筋吗?(不称为贯穿筋),能否是把角筋以外全部向来连通的同直径钢筋又称作是贯穿筋呢?
答:“通长筋”就是从前所称的“贯穿筋”,规范把名称改了,国家建筑标准设计要随着改。
1、当抗震框架梁采纳双肢箍时,跨中一定只有通长筋而无架立筋。只有采纳多于两肢箍时,才会有架立筋。
2、跨中的两根通长筋一定是角筋。抗震框架梁结构要求设置的通长筋一般
只要要两根,所以角筋足亦;但此刻有设计者采纳多根通长筋,比如设有 4 根,所以除两根角筋以外还要设置两根。
九、对于“基础顶面”插筋的结构。图中“钢筋直径> 28 时采纳机械连结”,“钢筋直径≤ 28 时采纳绑扎搭接”。此刻问:钢筋直径≤ 28 时也能够采纳机械连结,而且采纳“ ≥500,35d ”的结构?
答:直径 >28 时不一样意搭接连结;直径 <=28 时即能够搭接连结,也能够机械连结或焊接。
03G101-1勘误 1 至 10 项:
1、第 15
页第
条第三行末“ ”应为“ ”。
2、第 27
页图
单跨井字梁“ JSL7( 1)”应为“ JZL7( 1)”。
3、第 43
页图 A 中的柱内侧钢筋引注“ laE ”应为“ la ”。
4、第 47 页转角墙结构中上下相邻两排水平筋交织搭接的左侧起点距暗柱边沿,加注“≥ 0”。
5、第 47 页左侧中间端柱转角墙结构最上面一行尺寸标明应为“伸至对边
”,漏印“ ”。
6、第 47 页端部暗柱墙结构中剪力墙水平筋弯钩地点稍往退后,在暗柱端部纵筋后“扎进”暗柱;
7
钢筋平法中所遇问题的讲解 来自淘豆网m.daumloan.com转载请标明出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