下载此文档

十附红细胞体病.ppt


文档分类:医学/心理学 | 页数:约26页 举报非法文档有奖
1/26
下载提示
  • 1.该资料是网友上传的,本站提供全文预览,预览什么样,下载就什么样。
  • 2.下载该文档所得收入归上传者、原创者。
  • 3.下载的文档,不会出现我们的网址水印。
1/26 下载此文档
文档列表 文档介绍
附红细胞体病授课人:李树国授课班级:养殖班附红细胞体病是由附红细胞体寄生于猪、牛、羊及猫等动物血液中的红细胞表面或血浆中而引起的一种溶血性共患传染病。其特征是呈急性黄疸性贫血、发热。主要介绍猪附红细胞体病。 该病原为立克次氏体,大小为 微米~ 微米, 呈多形性,多数为环形、球形或卵圆形,少数呈顿号形或杆状。其增殖过程是在红细胞内二分裂萌芽法。附红体多在红细胞表面单个或成团寄生,呈链状或鳞片状,也有在血浆中呈游离状态。姬姆萨染色的血液涂片上,病原体呈淡红或淡紫红色。附红细胞体对干燥和化学消毒剂抵抗力弱,但对低温的抵抗力强,一般的消毒药均能杀死病原,如病原体在 % 的石炭酸溶液中 37 ℃3小时即可被杀灭, 5℃可保存 15 天,冰冻的血液中可存活 31 天。一、病原红细胞表面和血浆中有大量的附红细胞体感染了附红细胞体的红细胞似长满刺一样二、流行特点各种阶段的猪均可感染发病,但以仔猪和长势好的生长育肥猪死亡率高,有些猪场初生仔猪的发病率可达 80% ; 20 日龄~60 日龄的猪发病率可达 50%~60% 。但一个猪场总的发病率在 15% ~ 20% ,病死率达 70% 。潜伏期约为 7天。本病多发生于夏季雨后湿度大时,猪虱、蚤等吸血节肢动物可以起到传播作用,此外,污染的针头、手术器械、交配等也可传播。?仔猪 最早出现的症状是发热,体温可达 40 ℃以上, 发抖,聚堆;尿茶色;前期便秘,后期拉稀;呼吸急促甚至腹式呼吸,心跳加快;采食量明显下降; 胸、耳后、腹部的皮肤发红,尤其是耳尖部出现紫红色斑块;严重者呼吸困难,咳嗽,步态不稳,大部仔猪临死前四肢抽搐或划地,有的角弓反张。若不采取任何措施,大部分患猪于发病后 2天~4 天死亡,其余耐过的猪只消瘦,饲料报酬降低,生长发育迟缓,可能出现皮肤苍白、黄疸,哺乳猪和保育猪群中僵猪的比例明显升高。三、临床症状发生急性附红细胞体病的猪只耳廓边缘发紫或干性坏死育肥猪 1、急性型: 体温升高, ℃~42 ℃。病初精神委顿, 食欲减退,颤抖转圈或不愿站立,离群卧地。出现便秘或拉稀。病猪耳朵、颈下、胸前、腹下、四肢内侧皮肤红紫,指压不褪色。有的后肢发生麻痹,不能站立。部分病畜可见耳廓、尾、四肢末端坏死。有的病猪流涎,心悸,呼吸加快,咳嗽,眼结膜发炎,病程 3 天~7 天,或死亡或转为慢性经过。 2、慢性型: 体温在 ℃左右,主要表现贫血和黄疸。患猪尿呈黄色,大便干如栗状,表面带有黑褐色或鲜红色的血液。生长缓慢,出栏延迟。发生附红细胞体病的猪只腹部皮肤有大量的青紫色瘀斑母猪母猪的症状通常在进产房后 3天~4 天,或产后表现出来。症状分为急性和慢性两种情况,急性感染的症状为:持续高热(40- ℃),厌食, 妊娠后期容易发生流产或死胎增多,产后母猪容易发生乳房炎和泌乳障碍综合征。慢性感染母猪易衰弱、黏膜苍白、黄疸,不发情或延迟发情,屡配不孕等。如发生营养不良或混合感染其他疾病,可使症状复杂化,严重时也可以发生死亡。三、剖检病变主要变化为贫血、黄疸。血液稀薄;皮下脂肪黄疸、黏膜苍白,皮下组织水肿,多数有胸水和腹水心包积液;肝肿大呈土黄色,表面有黄色条纹状或灰白色坏死灶, 胆囊充盈, 胆汁浓稠;脾脏肿大变软,呈暗黑色,边缘柔软易脆;肾肿大而有积液,膀胱里充满尿液,膀胱壁上有出血点;肠系膜黄疸,肠内有大量凝血块;淋巴结肿大,腹沟淋巴结肿大明显。

十附红细胞体病 来自淘豆网m.daumloan.com转载请标明出处.

相关文档 更多>>
非法内容举报中心
文档信息
  • 页数26
  • 收藏数0 收藏
  • 顶次数0
  • 上传人63229029
  • 文件大小931 KB
  • 时间2017-06-06