下载此文档

语文人版唐诗宋词选读(燕歌行)教案.pdf


文档分类:中学教育 | 页数:约4页 举报非法文档有奖
1/4
下载提示
  • 1.该资料是网友上传的,本站提供全文预览,预览什么样,下载就什么样。
  • 2.下载该文档所得收入归上传者、原创者。
  • 3.下载的文档,不会出现我们的网址水印。
1/4 下载此文档
文档列表 文档介绍
语文人版唐诗宋词选读(燕歌行)教案
教学目标:
、对比手法的作用。
、探究边塞诗的内涵,理解边塞诗的多重主题。
教学重点:挖掘、探究边塞诗的内涵,理解边塞诗的多重主题。
教学课时:一课时
教学方〕
凭山俯海古边州,旆②影风翻见戍楼。
马后桃花马前雪,出关争得不回头?
[注]①关:指居庸关。②旆〔pèi〕:旌旗。
“马后桃花马前雪”一句在艺术表现上有什么特点?请作简要分析。
解析:鉴赏边塞诗首先要依照诗歌标题判定是不是边塞诗。据注解可知标题《出关》中的“关”
即指边塞防线上的居庸关,因此是边塞诗。其次,从分析意象意境、抓情感关键词、联系时
代背景等方面把握思想情感,答题时要用到“从军报国、建功立业、思乡念亲、穷兵黩武”等表达思想情感类术语。《出关》前两句写出居庸关之前士卒一往无前,急于奔赴疆场建功
立业的心理;后两句写临出居庸关马上远离故土时所产生的怀土恋乡的情感。最后,分析作
者运用的表现手法,答题时要用到“对比、夸张、动静结合、直抒胸臆、借景抒情”等表达
技巧类术语。“马后桃花马前雪”运用了对比和借代〔答成“象征”也可〕手法,“马后桃
花”,意谓关内正当春天,温暖美好;“马前雪”,是说关外犹是冬日,严寒可怖,“桃花”
与“雪”分别代指〔象征〕家乡的温馨生活与塞外的清冷生活,将关内桃花烂漫的春景与关
外白雪茫茫的冬景聚集到征马这一关节点上,描写生动,对比鲜亮,抒写出出征士卒怀土恋
乡的情感。
【五】总结〔朗读〕
清人宋宗元在《网狮园唐诗笺》中评述高适《燕歌行》道:“沉痛语不堪多读”。
如此的“沉痛语”不是文人的无病呻吟,不是诗人稳坐高堂的想象。高适曾经怀着豪情壮志,
到蓟北一带漫游,寻求报效国家的机会。当时,那儿正是唐朝与契丹对峙的前沿地区,形势
紧张,是用人之地。由于当地军政官僚们堵塞贤路,高適的愿望无法实现,但他对边塞地区
的现实状况是了解的更加具体、更加透彻了。这种切身的体验,也为《燕歌行》的写作提供
了坚实的生活和思想基础。而此诗也是有感而发。原序:开元二十六年,客有从御史大夫张
公出塞而还者,作《燕歌行》以示适,感征戍之事,因而和焉。
背景: 御史大夫张公,幽州节度使张守珪。开元二十三年张因与契丹作战有功,拜辅国大
将军兼御史大夫。遂恃功骄纵,不恤士卒,开元二十六年〔738〕,其部将败于契丹,张却隐
瞒败绩,虚报战功,并贿赂奉命前去调查的牛仙童。高适从“客”处得悉实情,乃作此诗以
“感征戍之事”。
因此,此诗含有讥讽张守珪的意思,具有明确的现实针对性,诗篇的思想深度来自勇敢
针砭时弊的精神。
1、边塞诗派是指唐朝开元、天宝年间形成的一个以反映边界战争生活为要紧内容的诗歌流
派,盛唐边塞诗风格雄壮豪迈,充分反映了激昂壮阔的时代风貌,代表诗人有高适、岑参、
王昌龄、李颀、王维等,高适的《燕歌行》、岑参的《白雪歌送武判官归京》、王昌龄的《出
塞》、王维的《使至塞上》等基本上唐代边塞诗杰作。
2、边塞诗标题常含“塞、征、军、塞上、塞下、征人、从军”等字词,如柳中庸的《征
人怨》〔2004年江苏卷〕、王昌龄的《从军行〔其二〕》〔2005年重庆卷〕等。
3、边塞诗表达的思想情感要紧

语文人版唐诗宋词选读(燕歌行)教案 来自淘豆网m.daumloan.com转载请标明出处.

相关文档 更多>>
非法内容举报中心
文档信息
  • 页数4
  • 收藏数0 收藏
  • 顶次数0
  • 上传人diqiuren3210
  • 文件大小242 KB
  • 时间2022-07-05