下载此文档

溧阳农业综合开发“十二五”规划十二五规划.docx


文档分类:行业资料 | 页数:约52页 举报非法文档有奖
1/52
下载提示
  • 1.该资料是网友上传的,本站提供全文预览,预览什么样,下载就什么样。
  • 2.下载该文档所得收入归上传者、原创者。
  • 3.下载的文档,不会出现我们的网址水印。
1/52 下载此文档
文档列表 文档介绍

溧阳农业综合开发“十二五”规划十二五规划
XX县区丘陵山区
农业综合开发“十二五”规划
XX县区农业资源开发局
XX县区财政局
二o一一年三月
一、基本情况 ,、,人均10096元。
②农民收入和农业生产:
2009年,,%。其中:,%;,%;,增长-%;,%。农林牧渔服务业产值15508万元,%。2009年全市农民人均纯收入10096元,%。
③农村基础设施建设状况:
市内有干线公路3条。宁杭线、溧金镇广线、溧老线,;县级公路6条,;乡级公路23条,,专线公路8条,,还有乡村大道602条,计1269公里,目前,干线公路、县乡公路均实现黑色化或水泥路面;乡村路以砂石面为主。市内10个乡镇,,其中主线航道—丹金溧漕河、锡溧漕河2条,,一般干线段5条,,支线航道37条,。

全市现有77座水库,。,,。区内现有60余万亩的水稻种植面积中,绝大部分沟、渠、路及其主要控制建筑物已配套齐全。现有各类固定机电堤水灌溉(含灌排结合)站659座,装机1204台套,,其中丘陵区建有多级翻水线43条,装机183台套,总动力1万千瓦。
二、丘陵山区农业综合开发的回顾
一、“十一五”回顾
(一)主要成效:
“十一五”期间,我市根据本地地处中亚热带与北亚热带过渡性季风气候区,属南北水果过渡地带的独特优势,把加快小流域综合治理、实施农业资源综合开发、促进农业战略性结构调整作为富民强市的战略重点来抓,坚持以市场为导向,以资源为依托,以资产为纽带,以科技为支撑,以效益为目标,通过不断聚集生产要素,加大投入力度,优化经营机制,围绕调整搞开发,搞好开发促调整,抓好调整促增收,实施高起点规划,高标准运作,高强度推进,实现了资源增值、农业增效、农民增收、农村繁荣,走出了一条具有溧阳特色的农业资源综合开发可持续发展之路。

据统计,“十一五”期间开发面积达7万亩,建设省级丘陵山区开发项目45个,市级农业综合开发项目15个,累计投入开发资金35647万元,其中财政投资8243万元。完成各类田间水利配套2054座,机电排灌站5座,衬砌渠道89公里,,机耕道路77公里,购置农业机械64台套,,,新品种引进80个,新技术推广18项,到目前为止,,全市农民人均纯收入达11900元,%、12%,。
(二)主要经验做法:
一是创新引导方式,启发农民投入农业开发
1、坚持因地制宜,特色发展。大力发动基层干部和群众自排本地特色资源,让其看到发展优势产业的切入点。立足于本地资源,综合考虑区位优势、产业基础和市场条件等因素,积极培育、发展比较优势明显的主导产业和主导产品。根据我市实际,做大做强了优质粮油、经济林果、食草畜禽、特种水产、蔬菜、茶叶等11个优势主导产业,重点发展白茶、白芹、特色果品等特色农产品。

2、实行分类指导、差异发展。开展优势产业与一般产业对比分析,让农民看到发展优势产业有光明前景。根据当地的自然条件和经济发展水平,从实际出发,分类指导,找准发展现代农业的切入点,适合发展什么产业,就发展什么产业。实行“提升南山、开发北山、中部联动”的开发决策,分别南北山的特点和优势,在开发布局、开发品种、开发扶持政策等方面实行区别对待,分类指导。
3、集中资金做大项目规模。坚持选择有一定基础、产业特色明确、科技含量较高、地块集中连片、建设积极性较高的企业承担规模项目;整合土地治理项目、产业化经营项目、省级丘陵山区项目、市级农业综合开发(休闲观光)项目,起到相互补充、相互促进的作用,以形成合力,发挥整体效

溧阳农业综合开发“十二五”规划十二五规划 来自淘豆网m.daumloan.com转载请标明出处.

相关文档 更多>>
非法内容举报中心
文档信息
  • 页数52
  • 收藏数0 收藏
  • 顶次数0
  • 上传人开心果
  • 文件大小34 KB
  • 时间2022-07-05