乳腺癌照射技术
中国医学科学院肿瘤医院
余子豪
乳腺癌放射治疗照射技术的分类
全乳腺照射
肿块切除或象限切除术+腋窝Ⅰ、Ⅱ水平清扫:LN0 或 1-3+
全乳腺+区域淋巴结照射
LN+≥4
腋窝淋巴结未±
±
±%
Heart
D05
±
±
±%
V95
±%
±%
±%
Max.
±
±
±%
Contralateral Breast
D05
±
±
±%
Max.
±
±
±%
V05
±%
± %
±%
Linda X. Hong
全乳腺常规切线及IMRT复合照射技术
Mayo CS, et al. IJROBP 2005;61(2):922
常规两野切线
野中野切线(正向调强)
调强切线
常规切线(剂量~83%)与调强切线复合(4野复合)
6野复合: 4野复合加两个前斜野IMRT
各种照射技术等剂量分布
PTV剂量
肺平均剂量
肺V20体积
心脏剂量
对侧乳腺平均剂量
乳腺周围软组织剂量
不同照射技术总的Mus与常规切线总Mus的比值
(常规切线 270)
结论
4野复合技术使靶区均匀性增加,降低了心脏、同侧肺及软组织剂量
制定计划时间比野中野计划少
乳腺癌IMRT照射时呼吸运动对剂量分布的影响
George R. et al. Med. Phys. 2003,30(4):552
研究目的
呼吸运动及摆位误差对乳腺IMRT计划的影响
乳腺IMRT实施时,呼吸运动及MLC运动的综合影响
乳腺IMRT应用呼吸暂停,呼吸门控及4D技术的潜在价值
PTV-DVHs
CTV-DVHs
心、肺-DVHs
IMRT存在的问题
占用较多的人力和时间
每次照射时间延长可能降低生物效应
低剂量照射体积增大,增加了发生第二原发肿瘤的危险性
IMRT与放射诱发第二原发肿瘤(HALL EJ et al. 2003)
IMRT 可使生存10年病人第二原发肿瘤的发生率加倍(1%-%)
正常组织受低剂量照射的容积明显增加
乳腺癌IMRT,照射剂量>10Gy ,正常组织容积3675cc,常规治疗为2404cc。
Mu比常规治疗增加2-3倍,全身受漏射线照射量增加。
可供采取的措施
两维三野切线照射技术
Fogliata A, et al. Radiother Oncol 2002;62:137
不同技术20,30,45,50Gy等剂量线分布
不同技术DVH图
PTV
同侧肺
结论:
不同X线照射技术的PTVDVH,V95% ,CI, EUD无显著差异
3Conv的适形性与3IM非常相似
3野X线照射技术对肺的保护最好
左乳及内乳淋巴结调强及非调强照射技术的比较
照射技术:
电子线斜野+切线
切线野包括内乳淋巴结
IMRT
John CHO BC, et al. Radiother Oncol 2002;62:127
结论
电子线斜野及IMRT NTCP最低
IMRT对乳腺及IMC的靶区涵盖最好
图14-0-8 甲 内乳野限光筒与体位的相互关系示意图
乙 内乳野体表限光筒
深吸气固定照射技术
IMRT
3D-CRT
二维切线照射
乳腺癌胸壁不同照射技术剂量比较
医科院肿瘤医院放疗科
惠周光 余子豪
胸壁照射靶区规定
上界:锁骨头下缘
下界:对侧乳腺反折下2cm
内界:体中线
外界:腋中线
前界:胸壁皮肤表面
后界:内外界连线除去肺组织
注:以上各界均应包全手术疤痕
四种胸壁照射技术
常规切线照射
6MV-X线,2野对穿照射,全程加1cm厚填充物
MLC切线照射
采用MLC,余同上
电子线
乳腺癌照射技术-余子豪 来自淘豆网m.daumloan.com转载请标明出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