南京地质博物馆
南京地质博物馆由老馆与新馆组成 .老馆是一幢欧洲风格的红色三层建筑 ,新馆是
一幢现代风格的四层建筑物 .老馆设置了 < 地学摇篮 > ,《中国的石文化》《矿产
资源》《地质环境》四个展厅。
南京地质博物馆
南京地质博物馆由老馆与新馆组成 .老馆是一幢欧洲风格的红色三层建筑 ,新馆是
一幢现代风格的四层建筑物 .老馆设置了 < 地学摇篮 > ,《中国的石文化》《矿产
资源》《地质环境》四个展厅。
一楼正对入口的墙壁上刻着很多地质先贤的头像, 美中不足的是周围没有对每个
人的具体介绍,我也不知道每个人的身份。后来查资料才知道那是 48 位地质方
面的两院院士。
一楼的地质摇篮展厅形象生动地展现了近代中国地质科学的发展历程, 现在想来
印象最深的是几个蜡像,忒像了,借用班上一位同学的话说:太像了,因为太真
实,看起来有点害怕。
在中国石文化展厅中, 我第一次看到了恐龙蛋化石, 第一次知道了清朝不同品级
官员是依靠帽子上的石头来划分的。
在矿产资源展厅和地质展厅中, 我看到了中国各省奇石的分布, 也是第一次和朋
友聊天时指着地图说:“嘿,哥们,看,这是我家。”
新馆可以说很有特色的,走上二楼,就看到 一个假的霸王龙,心想,如果连博
物馆都拿这种东东来糊弄人,那真让我大跌眼镜了,刚想着,一拐弯,看到了一
个巨大的恐龙化石, 我当时的心情, 应该和和一个农村妇女刚刚走进大城市差不
多。看着恐龙化石,我就总结出来了 一个猜想:当初恐龙灭亡的原因是资源匮
乏(食物),看看它们的庞大躯体就知道了,而人类也将灭亡,原因也是资源匮
乏。(能源)
其他的和老馆差不多,一些石头,一些化石。
南京猿人洞风景区
此次在猿人洞风景区参观了两个洞,雷公洞和葫芦洞。
走进雷公洞, 我们先经过了一个长长的隧道, 然后在隧道的尽头, 我看到一个巨
大的溶洞,地下水在溶洞的流动形成地下河, 据说尽头处的地下河深不见底,
并和长江具有一定的连通性。 继续往上走, 道路很陡,我们一直在担心水文的那
位胖兄弟爬不上来。
出了洞口,沿山路往上走,我进入了真正的猿人洞。 猿人洞也是一个巨大的溶洞,
整体的外形像一个平放着的葫芦, 所以猿人洞又叫葫芦洞。 在这个洞中, 分布着
大量的钟乳石,在灯光的照射下,经营剔透,甚是美观。洞中陈列着很多化石的
仿造品,当然也有一部分是真实的化石。 就是在这个洞中, 地质学家发现了闻名
中外的南京汤山古人类头骨化石,将南京地区人类史向前推移了 20 万年。
南京燕子矶风景区
在这个风景区,我们主要去了两个地方。
燕子矶和周围的三台洞风景区。
三洞(头台、二台、三台洞)地区的地质条件比较特别。我 主要观察了震旦系
灯影组白云质灰岩中的溶洞现象, 喀斯特作用形成的溶洞、暗河、
南京汤山地质实习 来自淘豆网m.daumloan.com转载请标明出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