下载此文档

千古一帝——李世民.ppt


文档分类:文学/艺术/军事/历史 | 页数:约10页 举报非法文档有奖
1/10
下载提示
  • 1.该资料是网友上传的,本站提供全文预览,预览什么样,下载就什么样。
  • 2.下载该文档所得收入归上传者、原创者。
  • 3.下载的文档,不会出现我们的网址水印。
1/10 下载此文档
文档列表 文档介绍
赠别李次翁利欲薰心,随人翕(xi) 张。国好骏马,尽为王良。不有德人,俗无津梁。德人天游,秋月寒江。映彻万物,玲珑八窗。于爱欲泥,如莲生塘。处水超然,出泥而香。孔窍穿穴,明冰其相。维乃根华,其本含光。大雅次翁,用心不忘。日问月学,旅人念乡。能如斯莲,汔可小康。在俗行李,密密堂堂。观物慈哀,涖民爱庄。成功万年,付之面墙。草衣石质,与世低昂唐太宗李世民(公元 598 年1月 28 日-公元 649 年7月 10 日),祖籍陇西成纪(今甘肃天水),是唐高祖李渊和窦皇后的次子,唐朝第二位皇帝。李世民少年从军,曾去雁门关营救隋炀帝。唐朝建立后, 李世民官居尚书令、右武候大将军,受封为秦定了薛仁杲( gǎ o)、刘武周、窦建德、王世充等军阀,在唐朝的建立与统一过程中立下赫赫战功。武德九年(公元 626 年),李世民发动玄武门之变,杀死自己的兄长太子李建成、四弟齐王李元吉及二人诸子, 被立为太子。唐高祖李渊不久被迫退位,李世民即位, 年号贞观。李世民为帝之后,积极听取群臣的意见,以文治天下,并开疆拓土,虚心纳谏,在国内厉行节约, 并使百姓能够休养生息,终于使得社会出现了国泰民安的局面,开创了中国历史上著名的贞观之治,为后来唐朝一百多年的盛世奠定重要基础。公元 649 年7月 10 日(贞观二十三年五月己巳日),唐太宗李世民因病驾崩于含风殿,享年五十二岁,在位二十三年,庙号太宗, 葬于昭陵。李世民爱好文学与书法,有墨宝传世。 ,是中国唐朝武德九年六月初四庚申日( 626 年7 月2日),由唐高祖李渊次子秦王李世民为首的秦王府集团在唐朝首都长安城(今陕西省西安市)大内皇宫的北宫门——玄武门附近发动的一次流血政变。李世民杀死自己的长兄皇太子李建成和四弟齐王李元吉,成为皇太子并掌握实权,旋于同年八月初九甲子日( 9月4日)继承皇帝位,是为唐太宗。玄武门之变李世民具有为帝实力太子欲加害李世民李世民先发制人 626 年7月2日李世民率部下于玄武门,射杀太子李建成, 齐王李元吉后又逼李渊退位, 自己登基称帝。贞观之治善于用人:房谋杜断。兼听纳谏:魏征直言完善各种制度:例如三省六部制和科举制。推崇仁义减少赋税 ( 627-649 ) 贞观之治是指唐朝初期出现的太平盛世。由于唐太宗能任人为贤,知人善用;开言路,虚心纳谏,重用魏征等; 并采取了一些以农为本,减轻徭赋,休养生息,厉行节约,完善科举制度等政策,使得社会出现了安宁的局面。当时年号为“贞观”( 627 年--649 年),史称“贞观之治”这是唐朝的第一个盛世,同时为后来的开元盛世奠定了基础。唐太宗李世民在位 23 年,使唐朝经济发展,社会安定, 政治清明,人民富裕安康,出现了空前的繁荣。由于他在位时年号为贞观,所以人们把他统治的这一段时期称为“贞观之治”。“贞观之治”是我国历史上最为璀璨夺目的时期。一、总结经验教训,选官任贤,大度纳谏。二、节俭自律,厉行法制,发展国家经济三、和睦相处,融洽的民族关系四、对外交流,传播世界的盛唐气象------- 过: 贞观后期,唐太宗有了一些变化,先从纳谏开始体现出来。贞观十年, 魏征发现他“渐恶直言”,这是唐太宗走向一些错误的开始。一是征伐高丽,前后两次,不听大臣们的劝告,虽然取得了一些胜利, 但得不偿失。不但唐太宗得了病

千古一帝——李世民 来自淘豆网m.daumloan.com转载请标明出处.

非法内容举报中心
文档信息
  • 页数10
  • 收藏数0 收藏
  • 顶次数0
  • 上传人lily8501
  • 文件大小1.97 MB
  • 时间2017-06-08