小儿烧伤补液PPT模板课件
小儿烧伤补液
文档附赠有可编辑的3D小人素材
小儿的生理特点
小儿细胞外液量大
小儿皮肤不显性失水量大
肾功能及其他内脏功能发育不完善:调节能力差
代谢率高
药物耐受性差
烧伤面积,但
若有下列情况之一者,仍属重度烧伤:1、全身情况较
重或已有休克;2、符合伤或中毒;3、中、重度吸入性
损伤;4、婴儿头面部烧伤超过5%。
小儿烧伤面积与休克
小儿烧伤面积>10%,休克发生率:%
小儿烧伤面积>30%,休克发生率:%
小儿烧伤面积>50%,休克发生率:%
住院标准
烧伤总面积大于10%,或Ⅲ%
特殊部位烧伤:面部,颈部,呼吸道, 会阴部,手和足部。
化学烧伤或烧伤合并一氧化碳中毒
电烧伤
发热,体温38℃以上者,以及有各类并发症者。
烧伤休克
属失血浆性低血容量性休克,循环血量和血浆容量下降
发生和发展较其它类型的休克来得缓慢
Ⅱ、Ⅲ度烧伤面积成人在15%,小儿在5%以上者均有发生休克的可能
Na+
Na+
ATP
细胞核
细胞膜
Na+
Na+
Na+
Na+
Na+
Na+
Na+
ATP
细胞核
细胞膜
Na+
Na+
Na+
Na+
Na+
烧伤休克
容量替代治疗
低容量性休克
√
√
烧伤休克与单纯低容量性休克的区别
小儿烧伤
年龄
胶体液、电解质液(1:1)
生理需要水量
生理需钠量
第一个24小时
≤2岁
ⅡⅢ度面积(%)×体重(kg)×2ml
100~150 ml/ kg
2~3 mmol/kg
>2岁
ⅡⅢ度面积(%)×体重(kg)×
50~100 ml/ kg
2~3 mmol/kg
第二个24小时
≤2岁
ⅡⅢ度面积(%)×体重(kg)×1ml
100~150 ml/ kg
2~3 mmol/kg
>2岁
ⅡⅢ度面积(%)×体重(kg)×
50~100 ml/ kg
2~3 mmol/kg
生理需要量
生理需要量
2岁以下组 90~l10ml/(kg· d),
2~5岁组 70~90ml/(kg· d),
5~8岁组 50~70ml/(kg· d),
8~12岁组 50ml/(kg· d);
生理需要量的补充还可以按体重(Kg)计算
第一个10Kg,100ml /(kg· d) ;
第二个10Kg,50ml /(kg· d) ;
第三个10Kg,25ml /(kg· d) 。
如22Kg 体重小儿的每天补充生理需要量:10×100+10×50+2×25=1550ml。
输液质量与有效循环血量
胶体 1ml = 1ml
生理盐水 4ml = 1ml
葡萄糖溶液 12ml = 1ml
休克期应补需钠量
生理需钠量2~3 mmol/(kg· d),
一方面由于儿童的体液绝对量很低,因此生理需钠量,可以明显影响体液钠浓度。如体重15kg 的小孩,生理需钠量为30~45 mmol/天,而体液量按65%计约1L,每天钠浓度可以下降3~ mmol/L,连续禁食条件下如此补液2~3天就可能出现低钠血症;
另一方面儿童的细胞外液量低,烧伤后主要丢失的是细胞外液,如果忽略与1/2烧伤电解质补液所需量几乎相当的生理需钠量,易发生伤后抗休克治疗中低钠血症,甚至低渗性脑水肿,如体重15kg的2岁小孩,40%Ⅱ度以上烧伤,按三军医大的补液公式,第一个24小时电解质补入量为600ml,而生理需钠量为30~45 mmol/天,约合200~300ml生理盐水,约占电解质补入液的1/3~1/2,因此生理补钠量是不可不计的。
补液方案的实施
以15 kg 2岁小孩,Ⅱ度以上烧伤面积20%为例,说明补液方案的实施方法。根据其伤情计算出的补液方案:胶体和电解质各300 ml,生理需要量按10 kg×100 ml/kg、余5 kg×50 ml/kg计为1250 ml,生理需钠量3 mmol/(kg· d)为45 mmol,需NaCl g;补液总量:1850 ml。
交替补液方案
% NaCl 150ml
5% 葡萄糖 250 ml+5% NaCO3 10ml
% NaCl 100ml
血浆 100ml
5% 葡萄糖250 ml+5% NaCO3 15ml
% NaCl 100ml
血浆 100ml
5% 葡萄糖250 ml+5% NaCO3 15ml
% NaCl100ml
血浆100ml
5% 葡萄糖 250 ml+5
小儿烧伤补液 来自淘豆网m.daumloan.com转载请标明出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