下载此文档

全国钩端螺旋体病监测方案.doc


文档分类:医学/心理学 | 页数:约20页 举报非法文档有奖
1/20
下载提示
  • 1.该资料是网友上传的,本站提供全文预览,预览什么样,下载就什么样。
  • 2.下载该文档所得收入归上传者、原创者。
  • 3.下载的文档,不会出现我们的网址水印。
1/20 下载此文档
文档列表 文档介绍
全国钩端螺旋体病监测方案
(试行)
一、背景
钩端螺旋体病是一种全球分布的自然疫源性疾病,我国大部分省区的气候条件适合钩体生长、繁殖,动物宿主的种类繁多,加之我国洪涝灾害频繁发生,存在着钩端螺旋体病暴发或大流行的潜在危险,是受钩体病危害极其严重的国家。从1958年以来,全国已经累计报告钩体病人250多万人,病死率较高。全国发病率高达10/10万以上的特大流行有10次,其中9次发生在洪涝灾害之年。
钩体病按流行形式一般分为稻田型、洪水型和雨水型,南方以稻田型和雨水型为主,北方以洪水型和雨水型为主。钩体病主要以农村青壮年发病为主,集中在农忙季节,对疫区人民的生产生活和健康造成极大危害。
二、监测目的
(一)了解我国钩体病的疫情动态、流行规律,及早发现疫情;
(二)掌握钩体病主要宿主动物的动态变化情况及其带菌情况;
(三)掌握钩体病流行的主要血清群分布及变迁情况;
(四)了解健康人群对钩体病的免疫水平;
(五)为钩体病流行趋势的预测、预警和制定防治对策、措施提供科学依据。
三、钩体病的定义
(一)诊断原则
根据患者的流行病学史、临床表现及实验室检查结果进行综合判断。
(二)诊断标准

在钩体病流行季节,发病前一个月内有疫区旅居史,并接触过可疑疫水或动物及其排泄物。

:起病急,短期内体温可达39℃左右,常为弛张热,可伴有畏寒等症状。
:全身肌痛,特别是腓肠肌痛。
:全身乏力,特别是腿软明显。
:轻者主要在眼球结膜、外眦及上下穹窿部,重者除角膜周围外的全球结膜血管扩张呈网状,无分泌物,不痛,不畏光。
:双侧腓肠肌压痛,重者拒按。
:主要为表浅淋巴结及股淋巴结,一般为1~2cm,质偏软,有压痛,无化脓。






、。




四、监测内容
(一)全国疫情监测
1. 疫情报告
按照《中华人民共和国传染病防治法》和《传染病疫情报告管理规范》,各级各类医疗机构、疾病预防控制机构、卫生检疫机构执行职务的医务人员发现疑似、临床诊断或实验室确诊病例应在诊断后24小时内填写报告卡进行网络直报。不具备网络直报条件的应在诊断后24小时内向相应单位送(寄)出传染病报告卡,县级疾病预防控制机构和具备条件的乡镇卫生院收到传染病报告卡后立即进行网络直报。
2. 个案调查
(1)流行病学调查
各地在对因钩体病死亡的病例全部做个案调查(钩体病个案调查表见附表1)。有暴发流行时,参照暴发流行时的方法进行调查。
(2)个案的血清学核实诊断
如病例死亡前采有血标本,则对血清用MAT或ELISA方法进行血清学核实诊断(见附件1和2)。
(3)病原学诊断
如病例死亡前采有血标本,可进行钩体分离培养(见附件3),分离的阳性菌株及时送省级疾病预防控制中心进行鉴定。各省疾病预防控制中心将分离到的钩体菌株全部或部分送中国疾病预防控制中心进行PFGE检测。

县级疾病预防控制机构每年12月底前将当年的个案调查表录入数据库,复核后逐级汇总上报至省级疾控中心。
省级疾病预防控制中心每年2月底将上年的钩体病个案调查表数据库和疫情监测结果报中国疾病预防控制中心。
中国疾病预防控制中心根据情况将疫情分析结果及实验室检测结果(3个月内)反馈给各省疾控中心。
(二)暴发疫情调查与监测

在某个局部地区,钩体病一个最长潜伏期(一个月)内发病数明显增多称为暴发。

按照《中华人民共和国传染病防治法》和《传染病疫情报告管理规范》的规定,各类医疗机构、疾病预防控制机构、卫生检疫机构执行职务的医务人员发现暴发疫情,应在24小时内通过传染病疫情监测信息系统或其它规定的系统进行报告。县级疾病预防控制中心接到暴发疫情报告,经初步确认后立即上报。

(1)疫情的核实与判定
①病例核实:县级疾控中心对报告的早期病例进行详细的个案调查,对其他病例根据具体情况全部或抽样进行个案调查,并进行病原学和/或血清学检测。
②疫情判定:根据情况确定是否属于暴发,并进行暴发疫情三间分布的调查分析。
(2)基本情况调查
①详细调查暴发点的人口资料、居民生活环境、自然地

全国钩端螺旋体病监测方案 来自淘豆网m.daumloan.com转载请标明出处.

非法内容举报中心
文档信息
  • 页数20
  • 收藏数0 收藏
  • 顶次数0
  • 上传人fxl8
  • 文件大小0 KB
  • 时间2014-12-29