学校垃圾分类计划.doc学校垃圾分类计划总结反馈阶段( 2014 年 11 月至 2015 年2 月)。针对各班开展垃圾分类工作情况,学校将垃圾分类工作纳入文明班和优秀个人(含教师和学生)的考核范围,对推进垃圾分类工作成绩显著的班级和个人给予表彰、奖励。五、工作要求(一)加强领导、落实责任。校领导要牢固树立可持续发展观,切实把垃圾分类工作作为我校环境建设的一项重要任务抓实、抓好、抓出特色。学校制定垃圾分类全民行动推进计划,建立健全工作机制。(二)加强宣传、营造氛围。充分利用学校、班级宣传栏或黑板报、广播站、校园网等宣传阵地,广泛宣传,使垃圾分类人人知晓、深入民心,营造师生自觉参与垃圾分类的氛围。(三)加大投入,落实保障。在校园内增加垃圾分类设施的购置, 在人流密集的地方,如操场、校门等地方放置分类垃圾桶,方便师生分类投放,提高师生参与程度,并加强垃圾分类设施的日常维护、保洁。学校后勤要做好垃圾收集、运输、处理工作。六、具体工作安排(一)人员配备 1 .加强领导,由政务处牵头,各部门协作。 2 .各班由班主任、环保小卫士负责,各办公室由校办负责,对垃圾分类的要求进行监督执行,每周进行小结,每天定人、定时进行垃圾清倒。(二)工具配备(总务处负责) 1 .每层走廊放可回收、不可回收 2 个垃圾桶。 2 .学校室外摆放垃圾收集箱,分别为可回收、其他、有毒垃圾三种。 3 .学校向每个班级发放垃圾桶 2 个,分别为可回收垃圾、其他垃圾。 4 .食堂配有厨房垃圾回收桶若干和专门的牛奶盒回收桶。(三)垃圾收集的方法 1 .走廊的垃圾桶为家长、领导来校,以及师生在课间活动中产生的垃圾时存放所用,教室产生的垃圾不得倒入其中。 2 .教室产生的垃圾分类后送交学校垃圾收集箱,其中可回收垃圾由专门人员统一回收,不可回收垃圾统一由环卫所来清理。 3 .文印室的废墨盒由文印室人员统一保管集中处理。 4 .厨房垃圾一部分堆肥使用,另一部分每天进行专门处理。(四)统一分类收集时间 1 .每天早上上课前、中午放学前、晚上上课前由值日生清理教室垃圾。 2 .办公室定期对可回收垃圾送废品回收站。 3 .办公室对有害垃圾不定期送交环保部门专门处理。(五)反馈检查由值日生负责,卫生检查小组学生检查各班教室是否对垃圾进行正确的分类,若没有按要求分类,每次扣 1 分。汝城县第六中学政务处 2014 年3月篇二:校园垃圾的分类处理与资源节约活动计划“垃圾的分类处理与资源节约”活动计划一、活动目的:1 、通过对垃圾处理的实地调查,让学生知道我们所生活的环境对垃圾的承受能力是有限的,随意扔垃圾,将会造成对人类生活环境的毁灭性破坏。 2 、通过各种活动,使学生更深的了解垃圾分类的知识;逐步形成垃圾分类意识、环保意识、可持续发展意识。垃圾分类在我国还处于起步阶段,我们希望同学们将习惯与意识带到社区、带到社会、由点向面的推广,希望每个同学都做宣传员以及环保卫士。 3 、在日常的学习生活中,让学生进行垃圾分类的尝试,不断的将观念和意识转化为实际行动。 4 、从日常生活中培养学生环境保护的观念,增进正确的环境认知, 进而进行实践。 5 、推动净化、美化、绿化校园环境活动,落实提升环境品质的理念。培养学生爱护环境、欣赏自然的情操,及珍惜资源、节约能源的生活习惯。二、内容要点: 1 、宣传和动员: ( 1 )掌握必备的垃圾分类知识对实施垃圾分类是非常有必要的,为了给进行垃圾分类活动做准备,在学科教学(科学课、美术课等) 中,渗透“垃圾分类与资源节约”的宣传,指导学生理解:环保是一项全球性的公益活动,垃圾可以分类,资源可以回收利用。(2 )指导学生通过网络,开展“垃圾分类在各国”资料、图片收集活动,了解世界各国有关垃圾分类的情况。( 3 )开展“垃圾分类收集小卫士”卡通形象设计及宣传语征集活动。( 4 )成立“班级绿委会”、“爱绿护绿活动”小组和“垃圾分类管理”小组。(5 )定期召开“垃圾分类与资源节约”班队会,制作“垃圾分类与资源节约”小报。 2 、发出倡议: 在了解有关“垃圾分类”知识后,经过绿委会的宣传,发出如下倡议:希望全校的同学能积极行动,科学处理垃圾,养成良好的卫生习惯。同时,让学生们知道被我们称为“垃圾”的许多物质都具有被再次资源化利用的可能,完全可以合理的加以开发利用变废为宝,这些“垃圾”是放错了地方的资源。好的卫生习惯带到社区、带到社会,认真做好在自己周围的“由点向面”的推广,努力争当“垃圾分类”知识的宣传员和“环保小标兵”。 3 、组织全员参与: 我校进行“垃圾分类”这项活动的最高目标是:使全体学生主动参与这项活动。为了使学生能够积极参与,我们班摆放了可回收垃圾袋、不可回收垃圾袋。在可回收垃圾袋上我们请美术老师做了很漂亮的标签,在上面注明了可回收垃圾的种类,希望学生在日常的学习生活中,能有意识、最终
学校垃圾分类计划 来自淘豆网m.daumloan.com转载请标明出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