韩愈《戏题牡丹》诗词赏析
戏题牡丹
唐代:韩愈
幸自同开俱阴隐,何须相倚斗轻快。
陵晨并作新妆面,对客偏含不语情。
双燕无机还拂掠,游蜂多思正经营。
韩愈《戏题牡丹》诗词赏析
戏题牡丹
唐代:韩愈
幸自同开俱阴隐,何须相倚斗轻快。
陵晨并作新妆面,对客偏含不语情。
双燕无机还拂掠,游蜂多思正经营。
常年是事皆抛尽,今日栏边暂眼明。
译文
很庆幸这些牡丹花开时,枝叶俱茂,所以花朵模糊依稀,它们也毋须相互依倚着争奇斗艳,以轻快相比。
早晨到来时一朵朵花儿都像新妆的面庞一样,对着赏花的来宾偏偏都含着羞怯不语的深情。
没有心机的双燕时时从花上拂过,多情的游蜂却正在花间回旋采蜜。
多年来我已懒于过问世事,令天在栏边看到这些牡丹,禁不住眼光临时光明起来。
解释
阴隐:一作“模糊”。牡丹花开时,枝叶已盛,故云模糊。
相倚:指花枝相互依倚支撑。斗:争斗比拟。
陵晨:凌晨,早晨。并作:同作。
无机:没有心机,无意。
多思:多情。经营:此指蜂于花间回旋采蜜。
是事:事事,凡事。
暂眼明:眼睛为鲜花照亮。
创作背景
这诗作于唐宪宗元和十年(815),当时韩愈四十八岁,在朝为考功员外郎、知制诰,后升任太子右庶子,逢牡丹花开,心情畅快,遂作此诗。
赏析
第一联“幸自同开俱阴隐,何须相倚斗轻快。”写牡丹“同开俱阴隐”,不必“相倚斗轻快”,这是指牡丹花之间同开俱模糊,还是以牡丹与别的花相比拟,并未言明。从诗意看,似指牡丹花之间可能性为大。“幸”字流露了担忧、紧急心情。“何须”则是劝说语气,正应“戏题”二字。这联写了牡丹同开俱模糊,又写了它们之“斗轻快”。“阴隐”“轻快”写牡丹的神态,但这并不轻松。这一联里明显分散着韩愈内心探处的难言之隐。清黄叔灿《唐诗笺说》认为“有比意”。毕竟是比*中人事纠葛,还是仕途升腾降落,难以探究。总之,韩愈好像是将自己感慨寓于其中了,因而就非常有韵致。
其次联“凌晨并作新妆面,对客偏含不语情。”就牡丹的神态作进一层描绘。“并作”仍强调同样的特征,同上联“同”、“俱”照应,更说明斗轻快的不必要。是上联旨意的形象论证。晚唐罗隐《杜丹花》诗写道:“若教解语应倾国,任是无情亦动人。”的确可以看是受韩诗的影响,不过相比之下,韩的“对客偏含不语情”更含蓄别致,有回味的余地。再加上或许含有某种隐情于其中,就更引人入胜了。
“双燕无机还拂掠,游蜂多思正经营
韩愈《戏题牡丹》诗词赏析 来自淘豆网m.daumloan.com转载请标明出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