百善孝为先
1
一、百善孝为先的含义
第一层意思是孝为百善之首;第二层意思是孝开了善都开了。诚如孔夫子所说“夫孝,德之本也”,孝是道德的根本;“教之由所生也”,教育一定要从孝开始。因为孩子 自己犯罪、德行差就是对父母最大的伤害
《弟子规》:“身人伤,贻亲忧,德有伤,贻亲羞”
以此来养父母之心、父母之志。
6
4、养父母之慧:一个人到晚年纵使有钱也不见得快乐,整日生活在患得患失之中。孔老夫子曾经提到人生有三戒“少者戒之在色,壮者戒之在斗,老者戒之在得”人老了最忌讳的就是常常患得患失比这比那,很难知足很难快乐。我们可以通过一些机会,开导引导我们的父母,家财万贯,不过一日三餐,房屋万间夜眠不过六尺而已,让父母慢慢放下来,慢慢快乐起来。
7
孝的境界:
小孝是养父母之身,中孝养父母之心,
大孝养父母之志,至孝养父母之慧。
“小孝治家,中孝治企,大孝治国”
8
三、如何做到孝
1、父母要以身作则。教育当中,最省力的做法是身教。处处以身作则孝敬父母,潜移默化影响孩子。吃饭好吃的夹给父母吃,生日时去看父母。
2、亲师合作。父母和老师亲切配合。
3、夫妻配合。
4、父慈子孝。父母要懂得用慈爱、用智慧来教导我们的下一代,而孩子也知道常常关怀体贴父母的需要来尽他的孝道这样家庭就会非常和谐和圆满。
5、老师教导。一个人能够人格健全,一生能够顶天立地,还需要生命中很重要的一位人物来教导,就是他的老师,所以,中国文化最重视的就是孝道和师道。古代父母过世要守丧三年,而老师去世在心丧三年,体会到古人对师的尊敬。所谓一日为师,终身为父,父母生育、养育了我们,给了我们身命,而老师用他们一生的智慧引导我们,给了我们慧命(智慧的生命),所以我们要时刻记住他们,感恩他们。
9
尤其是父母,我们更要时时记住,时时做到孝顺、孝敬他们。因为天底下最无私、最真诚、最感人的爱是父母的爱。母亲用血哺育我们成人,从来没有任何的要求:小人说了不做,凡人说了才做,圣人做了才说,只有一种人做了也不说------那就是我们的父母。我们的父母为我们做了多少,有几个邀功的,有几个有怨言的。没有,他们心甘情愿,就如同人我对对待自己的儿女。
于丹:《大树和孩子》
10
四、父母的一生全部奉献给子女?
当我们呱呱坠地,父母看到我们就如同我们看到自己的子女一样,欣喜若狂。从此有了精神寄托,有了奋斗目标
在一把屎一尿中我们到了上学的年龄,父母节衣缩食供我们从小学读到高中直到大学,走上工作岗位;
11
该成家了,我们的父母又倾其毕生积蓄,为我们成家立业,之后,本应该休息放松的他们,又无怨无悔帮助我们做饭带孩子,做免费保姆。
我们是否留意过,我们年轻的父母从什么时间头发变白了,背驼了,腰弯了,眼晴花了,可他们还是在无怨无悔地在替我们操劳着。。。只到累倒那一天!
12
给爸爸妈妈的一封信
给爸爸妈妈的一封信
亲爱的爸爸妈妈:
感谢您将我带到这个世界,并用自己的心血和汗水将我养大成人,供我上学、帮我就业,默默无闻把所有的爱倾注在我身上,让我健康成长。您节衣缩食,累了、饿了、病了偷偷忍着,却把最好吃的、穿的、用的都给了女儿,从不让我受半点委屈。
这么多年,我自私地、理直气壮地享受着您给予的爱。却很少关注您从什么时间身材不再挺拔、皱纹不断增多、白发已经无数。您变老了,我长大了。我不再想围绕在您身边,也曾嫌您唠叨、怨您罗嗦、和您拌嘴。上班成家后,因为所谓的工作忙很少给您打电话,不再陪您逛街,时常忘记对您虚寒问暖。不知您是否失落过、伤心过,但从没有表白过!
13
五、长大之后,我们为父母做了什么?
父母嘱咐我们,我们会嫌弃他们唠叨,不耐烦地说:我知道了,说一百次了,你别说了!
经常和父母拌嘴,有时会堵气不理他们,甚至很常时间不去看他们;
有时还会埋怨他们没有为我们创造一个好的条件,埋怨他们没本事,没有为自己积累财富!
因为怕父母慢不愿意陪他们逛街
14
经常嫌弃他们不干净了、动慢作、唠叨等等,让父母象孩子一样惶恐不安。
有了好吃的第一个想到的是自己的孩子,然后才是父母;给父母的很多是自己不想要的。
我们距父母不远,我们以工作忙为由已多久没有回家看望她们了,知道他们心里有多么想念我们吗?
儿行
百善孝为先1 来自淘豆网m.daumloan.com转载请标明出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