崤 之 战
1
字音
崤之战、出殡、绛紫、灵柩、针灸、痉挛、
偃旗息鼓、杞人忧天、锁钥、管钥、钥匙、潜伏、
悖逆、中寿、中鹄、蹇叔、免胄、喟然长叹、
乘韦、超乘、千乘之国、乘机、厉兵秣马、肉脯、
园圃、苑囿、阆苑、出奔、狼门之管
(代词,郑国 ) (2)其谁不知?
(反问语气,难道)(3)其南陵,夏后皋之墓也
(其中,代词) (4)吾子取其麋鹿
(代词,自己的)
9
(5)吾其还也
(表示祈使语气,一定,还是)
(6)其为死君乎
(反问语气,难道)
(7)圣人之所以为圣,愚人之所以为愚,其皆出于此乎?
(揣测语气,恐怕、或许、大概)
(8)天之苍苍,其正色邪?其远而无所至极邪?
(表选择,是……还是……)
(9)路曼曼其修远兮,吾将上下而求索。
(助词,调节音节的作用)
10
5、而
哭而送之
(表修饰)
秦师轻而无礼
(并且)
入险而脱
(却)
11
顾:
①于是荆轲遂就车而去,终已不顾
回头看
②群臣相顾,不知所归
看
③三顾臣于草庐之中
探望、拜访
④子布、元表各顾妻子
关心、照顾
⑤虽放流,眷顾楚国
思念
⑥顾吾念之
但、不过,表转折
⑦人之立志,顾不如蜀鄙之僧哉
反而、却
⑧不顾而唾 顾念
12
通假字
其北陵,文王所辟风雨也。
辟——避。躲避。
堕军实而长寇仇也。
堕——隳。毁弃。
穆公素服郊次,乡师而哭
乡——向。对着。
郑穆公使视客馆,使米载、厉兵、秣马矣。
厉——(砺)
公使阳处父追之。
父 —— 甫
13
特殊句式:
1、宾语前置句: 尔何知!何施之为?
2、定语后置句:牛十二犒师
3、介词结构后置:
(1)使出师于东门之外
(2)郑商人弦高将市于周
(3)吾子淹久于敝邑
(4)败秦师于肴
(5)使归就戮于秦
14
词类活用:
1、名词作动词:
(1)若潜师以来:发兵
(2)秦师遂东:向东出发
(3)左右免胄而下:下车步行
(4)郑商人弦高将市于周:做生意
(5)则束载、厉兵、秣马矣:喂草料
(6)子墨衰绖:用墨染黑
(7)遂墨以葬文公:穿黑色衣服
(8)晋于是始墨:穿黑色衣服
(9)先轸朝,问秦囚:上朝
(10)秦伯素服郊次:穿素服
(11)武夫力而拘诸原:竭尽全力
15
2、名词作状语:
(1)秦伯素服郊次:在郊外
3、形容词作名词:
(1)劳师以袭远:远方的国家
(2)入险而脱:险要的地方
4、动词用作名词:
(1)则束载、厉兵、秣马矣:装载之物
5、意动用法:
(1)秦不哀吾丧:以……为哀
6 、使动用法:
(1)劳师以袭远:使……劳累
(2)而以贪勤民:使……劳
(3)彼实构吾二君:使……结怨
(4)以逞寡君之志:使……满意
(5)孤违蹇叔,以辱二三子:使……受辱
16
1、秦师轻而无礼,必败。轻则寡谋,无礼则脱。入险而脱,又不能谋,能无败乎?
秦国军队轻敌又没有礼制,一定失败。轻敌就缺少计谋,无礼制就疏忽大意。进入险境又疏忽大意,又不能谋划,能不失败吗?
2、秦违蹇叔,而以贪勤民,天奉我也。奉不可失,敌不可纵,纵敌患生,违天不祥。
秦君违背蹇叔的话,因为贪婪而使百姓劳苦,这是上天给予我们的机会。给予的机会不能丢失,敌人不能放走。放走敌人就会发生祸患;违背天意,就不吉利。
17
(1)寡君闻吾子将步师出于敝邑,敢犒从者。
我国国君听说你们将要行军经过我国,冒昧地来慰劳您的部下。
(2)不腆敝邑,为从者之淹,居则具一日之积,行则备一夕之卫。
我的国家不富裕,因为您的部下要停留在我国,住一天(我国)就要准备一天的军需给养;要走,(我国)就准备好那一夜的保卫工作。
18
(3)吾子淹久于敝邑,唯是脯资饩牵竭矣。
你们在我们国家停留的时间很长了,因此我国这些吃的东西快完了。
(3)为吾子之将行也,郑之有原圃,犹秦之有具囿也,吾子取其麋鹿,以闲敝邑,若何?”
你们该要走了吧,郑国有兽苑,如同你们秦国也有兽苑一样,你们还是(回你们自己兽苑中)去猎取你们自己的麋鹿,让我们国家得到安宁,怎么样?
19
(4)未报秦施而伐其师,其为死君乎?”
( 国)没有报答秦国的恩惠却去攻打它的军队,难道是因为死了国君(就违背他的意愿)吗?
(5)秦不哀吾丧而伐吾同姓,秦则无礼,何施之为?
秦国不为我们的新丧而举哀,却讨伐我们的同姓之国,秦国就是无礼,我们还报什么恩呢?(为什么要报恩呢?)
20
(6)彼实构吾二君,寡君若得而食之,
秦晋崤之战 来自淘豆网m.daumloan.com转载请标明出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