府谷县2015年教学设计参评
8
1
《坐井观天》教学设计
府谷县孤山学区野芦沟完小 王婧
一、教学依据
义务教育课程标准实验教科书语文(人教版)二年级上册《坐井观天》第二课时。
二、设计思路
寓才能看得全面,不能像青蛙那样目光短浅,还自以为是。我们曾经
府谷县2015年教学设计参评
6
5
学过《识字4》当中的哪两个成语与坐井观天一样都表示看问题不全面,目光短浅?(管中窥豹,一叶障目)这样是不对的。我们班还有很多同学坐井观天,很少阅读课外书,甚至有的时候不懂还要装懂。老师希望你们多学知识,多看、多听、多想、多问、多思,做一个见多识广、目光长远、多才多艺的人,千万不要做“井底之蛙”哦。
(五)达标检测
下面我们来进行分角色朗读课文,请两名同学到讲台上扮演青蛙和小鸟,带上头饰进行朗读表演,表演好的同学老师将把美丽的头饰送给他。
、奖励
(六)布置作业
:(小黑板出示)看你能填出几个合适的词语。
(积累词语)。
。
九、板书设计
井沿 小鸟图 无边无际
天有多大
青蛙图 井口那么大
十、教学反思
在今天的教学活动中,我所上的是人教版二年级语文教材第13课的《坐井观天》这一寓言故事。这节课,我采用了自主、合作探究、展示交流的学习方法,放手让学生读懂课文内容,体现了学生在教学过程中的主体地位。
府谷县2015年教学设计参评
6
7
(一)教给学生学习的方法
要给学生充足的时间,培养学生读书的习惯。安排学生读书,每次都有明确的目标。读书时思考什么问题,解决什么问题,应该注意些什么,都向学生交代清楚,给学生足够的时间和空间去反复朗读课文,大部分内容在读的过程中去理解和领悟。对暂时不明白的问题,既不急于解答也不轻易放过,而是适时地引导学生再读课文。特别强调边读边思考,使朗读、思考紧密结合。学生提出不知道青蛙和小鸟为什么要争论天的大小这个问题,然后我因势利导,要求学生“带着问题再读课文,边读边思考,通过看插图、联系上下文想一想”在此基础上,又组织学生讨论、释疑。
(二)充分调动了学生主动学习的兴趣
本堂课的教学过程始终洋溢着师生互动的热烈气氛,既不是学生围绕教师转,也不是学生配合教师活动,而是充分发挥了学生的主体作用,使学生成为学习的主人。教师主导作用不是教会学生,而是引导学生要学会学习。
上课时我以问题的形式展示让学生充分的去思考,质疑,再根据学生提出的问题适当的点拨引导,采用“读一读、想一想、议一议”几个步骤让学生自主学习、小组合作交流。同时我也十分尊重学生和鼓励学生。始终注意“导”,始终注意听取和鼓励学生发表不同的意见,不断的启发学生开动脑筋思考,激发学生的思维和兴趣。我一步一步地引导学生讨论青蛙错在哪里,为什么错,经过反复研读课文,仔细观察插图,了解青蛙和小鸟所处的不同位置深入思考,作出判断,说出根据,不仅活跃了思维,而且培养了思维能力。
府谷县2015年教学设计参评
8
7
(三)重视语言表达能力的训练
课堂上我注意让学生多种形式的朗读,并且还重视培养学生说一句完整通顺的话。在朗读和说话的训练中,通过充分讨论,落实对重点词句的理解,进而加深对课文内容的理解。如文中的词语“无边无际”,先让学生理解本词的意思,然后让学生说说哪些事物是无边无际的,这样学生就很容易掌握这个词语的意思,并且能灵活的运用它。还有学生读到青蛙认为小鸟“说大话”那段文字后,得先让学生弄懂什么是“说大话”。同学们逐一解释为“吹牛”“做不到,不明白也要把它说出来”“没有根据的话”“假的”“假话”之类的意思,经过我的点拨,学生对这个词的理解逐步向课文中所表达的意思靠拢。在组织学生讨论“坐井观天”这个成语的含义时我联系前面所学过的成语,“管中窥豹”“一叶障目”,让学生更加深刻的了解词义。最后我让学生选角色演一演,在表演中深入的进入文本,进一步加深对文章内容的感悟,培养学生表演、创新、口头表达能力等方面的综合能力。
但是,在这堂课上,我虽然努力的想教会学生怎样读准青蛙和小鸟之间的对话,可是缺乏具体的明确的指导,所以朗读效果不尽人意。再者在教学明理中,我应该选择学生感兴趣的话题或者切合学生生活实际来引入,而不是纯粹的我说他
王婧坐井观天教学设计(王婧) 来自淘豆网m.daumloan.com转载请标明出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