规模化养猪场生产技术规范
1范围
本规范规定了自繁自养规模化养猪场的高效生产和优质商品猪的饲养管理技术及设施要求。
,自繁自养规模化养猪场的生产管理、疫病控制以及商品猪的优质、安全生产。
规元杂交猪,纯种公猪必须来自有种猪生产经营许可证的一级种猪场,二元杂交公猪需选自良种双亲的后代,血缘来源清楚,血统记录齐全。父系生产性能要求生长速度快、肉质优良、饲料转化率高。
母系,在商品猪杂交生产中,用作母本的种猪原则上采用二元以上的杂交母猪,可以二个外来品种间杂交或一外一本杂交。用作种用的母猪需具备较清楚的血统来源资料,主要来自于有种猪生产经营许可证的二级种猪场。母系生产性能要求繁殖性能强、母性好、仔猪育成率高。
商品猪生产应选用适合本地的优良猪种,采用三个以上品种的高效杂交组合,提供规格化的商品肉猪。
饲料与饲养标准
饲料配合应根据本地区的饲料资源、各类饲料的营养成分(最好采用当地饲料原料营养成分的分析值),按各生产阶段猪的营养需要,确定适宜的营养水平,因地制宜选用饲料,进行科学配合。
所配制的饲料中粗纤维含量,哺乳猪不超过4%,生长育肥猪不超过5%,种猪不超过8%。豆类应经过加工处理(如烘炒)以除去抗营养因子。菜籽饼含毒,仔猪用量不超过3%,生长育肥猪不超过15%。
使用商品配合饲料,应从具有资质的饲料生产企业进货,并了解其营养价值。
饲料应贮存在干燥、温度、湿度适宜的专用仓库内,库存谷类饲料的含水量不能超过14%,防止虫、鼠危害,禁止使用霉变、有害微生物及有毒物污染的饲料。
猪日粮中常用饲料的推荐比例(见附录A)。
猪需要的营养物质有能量、蛋白质、矿物质、维生素和水分。各类品种猪处在不同的生理状态和生长阶段,安排不同的饲养标准。
生长、育肥猪饲养阶段的划分(按体重):
仔猪前期出生—一15kg
仔猪后期15kg—一30kg
生长期30kg—一60kg
育肥期60kg上市
仔猪前期、后期的营养需要(见附录B)。
生长猪、育肥猪的营养需要(见附录C)。
妊娠母猪、哺乳母猪营养需要(见附录D)。
、C、D说明:
mg/kg——百万分之一,指在饲料或饮水中加入的浓度。
IU/kg——每千克内国际单位含量。
Mg/kg一一每千克含微克。
饲养管理
—1999执行。
—1999执行。
全场的猪按品种、性别、年龄、体重及不同生理生产阶段,进行分群管理、分段饲养,喂给各种配比适宜,营养均衡,满足各生产阶段营养需要的配合饲料,保证各类猪充分发挥其生产潜力。
%;母猪年更新比例25%〜30%。
根据猪种特点、生产性能及生产规模确定繁殖节律,商品猪生产实行连续、均衡和全进全出的工艺流程。
配种和妊娠前期母猪,应抓好母猪发情配种,提高受胎率和分娩率。母猪产仔期抓好母猪泌乳,使仔猪吃好初乳,过好出生、补料、断奶关。保育期抓好仔猪旺食期的饲养,促进生长发育,提高仔猪体重。
初生仔猪应作好挂耳标、称出主体重、断尾、防疫注射、补铁
规模化养猪场生产技术规范 来自淘豆网m.daumloan.com转载请标明出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