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 小企业会计准则与企业会计准则中存货核算的差异小企业会计准则与企业会计准则中存货核算的差异为加强小企业管理,进一步完善我国的企业会计准则体系, 财政部制定了《小企业会计准则》, 并于 2013 年1月 1 日起在小企业范围内施行。本文将小企业会计准则和企业会计准则中存货核算存在的不同进行总结、分析, 并举例说明。一、投资者投入存货成本的初始计量不同(一)小企业会计准则规定,投资者投入存货的成本应当按照评估价值作为其入账价值例1 :甲小企业以一批商品对 A 有限责任公司投资, 该商品的成本为 70 万元,评估价值为 100 万元,增值税税率为 17% ,双方认可此商品的公允价值。 A 公司的账务处理如下: 借:库存商品 1 000 000 应交税费应交增值税(进项税额) 170 000 贷:实收资本 117 000 (二)企业会计准则规定,投资者投入存货的成本, 2 应当按照投资合同或协议约定的价值确定, 但合同或协议约定价值不公允的除外例2: 2013 年1月1 日,乙、丙、丁三方共同投资设立了 B 有限责任公司。乙以其生产的产品作为投资(B 公司作为原材料管理和核算) ,该批产品的公允价值为 4 000 000 元。B 公司取得增值税专用发票上注明的不含税价款为 4 000 000 元, 增值税额为 680 000 元。假定 B 公司的股本总额为 9 000 000 元,乙在 B 公司享有的份额为 30% 。B 公司为一般纳税人, 适用的增值税税率为 17% , 甲公司采用实际成本法核算存货。乙在 B 公司享有的股本金额=9 000 00030%=2 700 000 (元) 乙在 B 公司投资的股本溢价=4 000 000+680 000-2 700 000=1 980 000 (元) B 公司的账务处理如下: 借:原材料 4 000 000 应交税费应交增值税(进项税额) 680 000 贷:股本乙 2 700 000 资本公积股本溢价 1 980 000 二、加工取得存货的成本构成不同小企业会计准则规定,小企业通过加工取得的存货成本包括直接材料、直接人工和制造费用。小企业应当根据成 3 本管理的要求和生产特点, 选择适合于本企业的成本核算对象、成本项目和成本计算方法。对于发生的各项生产费用, 应当按照成本核算对象和成本项目分别归集。企业会计准则规定,存货加工成本由直接人工和制造费用构成, 其实质是企业在进一步加工存货的过程中追加发生的生产成本,不包括直接由材料存货转移来的价值。三、关于存货减值的处理不同小企业会计准则中,不计提存货跌价准备;企业会计准则中, 如果存货的可变现净值低于其成本, 则需要计提存货跌价准备。例3: 2012 年 12月 31 日,某公司发现生产的 A 产品市价下跌, 生产无利可图, 决定停产。生产 A 产品剩余材料的账面金额为 12 000 元, 拟将其出售。当日该批材料的市场售价为 10 000 元,可能发生的销售费用及税金 2 000 元。如果按照小企业会计准则,则不需要做账务处理。如果按照企业会计准则,账务处理如下: 可变现净值=10 000-2 000=8 000 (元) 计提的存货跌价准备=12 000-8 000=4 000 (元) 借:资产减值损失 4 000 贷:存货跌价准备 4 000 四、原材料的处
小企业会计准则与企业会计准则中存货核算的差异 来自淘豆网m.daumloan.com转载请标明出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