下载此文档

新会计准则下的固定资产减值问题.doc


文档分类:经济/贸易/财会 | 页数:约6页 举报非法文档有奖
1/6
下载提示
  • 1.该资料是网友上传的,本站提供全文预览,预览什么样,下载就什么样。
  • 2.下载该文档所得收入归上传者、原创者。
  • 3.下载的文档,不会出现我们的网址水印。
1/6 下载此文档
文档列表 文档介绍
1 新会计准则下的固定资产减值问题编者按:新《企业会计准则第8号——资产减值》与原《企业会计制度》相比, 最突出的不同是: 首先, 新准则限定了资产包括单项资产和资产组, 规定资产组是指企业可以认定的最小资产组合, 其产生的现金流入应当独立于其他资产或资产组产生的现金流入。在单项资产减值准备难以确定时, 应按相关资产组确定资产减值。其次, 引入了总部资产的概念, 总部资产是企业集团和事业部的资产, 包括办公楼、电子数据处理设备等资产, 其显著特征是难以脱离其他资产或资产组产生独立的现金流入, 而且其账面价值难以完全归属于某一资产组。同时, 新准则还规定, 对于诸如固定资产的减值损失, 一经确认, 在以后会计期间不得转回。基于新准则的上述规定, 这里针对企业固定资产发生减值的情况阐述其会计核算实务操作的具体步骤,以供同行参考。新准则下的固定资产减值的会计处理分析如下: (一)判断固定资产在会计期末是否存在减值的迹象资产减值的迹象是指可能导致资产的可收回金额低于其账 2 面价值的情况。判断固定资产的实际价值与账面价值的关系是企业处理固定资产减值问题的开始, 这需要会计人员掌握资产减值的职业判断标准。关于资产减值的标准, 新准则与旧准则区别不大。(二)确定固定资产期末的可收回金额固定资产可收回金额是指固定资产的公允价值减去处置费用后的净额与预期从该资产的使用寿命结束时的处置中形成的现金流量的现值两者中的较高者。 1. 固定资产期末可收回金额的确定原则(1) 公允价值只能按资产的公允价值确认原则进行确定, 处置费用包括与固定资产处置有关的法律费用、相关税金、搬运费以及为使用固定资产达到可销售状态所发生的直接费用等; (2)企业预期从该资产的持续使用和使用寿命结束时的处置中取得的现金流量的现值主要取决于该固定资产的预计使用寿命、未来所产生的现金流量和折现率的选择; (3)预计使用寿命应以该项固定资产的尚可使用寿命为限; (4)该固定资产未来所产生的现金流量应当包括资产持续使用过程中预计产生的现金流入、为实现资产持续使用过程中产生的现金流入所必需的预计现金流出以及资产使用寿命结束时,处置资产所收到或者支付的净现金流量; 3 (5)折现率应当是一个反映当前市场货币时间价值和资产特定风险的税前利率, 它是企业在购置或投资资产时所要求的必要报酬率。 2. 固定资产预计未来现金流量现值的计算(1)如果固定资产在其尚可使用年限内每年末带来的现金流量相等且为 A ,则: 固定资产未来的现金流量的现值为年金现值= A× PA (n,r) 式中,A ——年金,n ——年限数,r ——折现率, PA (n,r) ——年金现值系数。(2)如果固定资产在其尚可使用年限内每年末带来的现金流量不相等, 即为一变量 X, 则固定资产未来现金流量的现值为复利现值= ∑(X× pv(n,r)) 。式中, n 为年限数, r 为折现率, pv(n,r )为复利现值系数。资产组可收回金额的计量与单项资产的计量标准相同。(三)计算确定固定资产期末的账面价值 1. 单项固定资产的期末账价值等于“固定资产原价”减“累计折旧”减“已累计计提的固定资产减值准备”之后的差额。前两者之差即为固定资产的净值, 再与后者之差就是固定资产的净额。 2. 资产组的期末账面价值包括可直接归属于资产组和可以合理且一致地分摊

新会计准则下的固定资产减值问题 来自淘豆网m.daumloan.com转载请标明出处.

相关文档 更多>>
非法内容举报中心
文档信息
  • 页数6
  • 收藏数0 收藏
  • 顶次数0
  • 上传人apanghuang27
  • 文件大小47 KB
  • 时间2017-06-12
最近更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