Revised by Chen Zhen in 2021
企业文化案例分析优衣库
论文基本信息表
论文基本信息表
队伍编号
D16
论文名称
优衣库(UNIQLO)企业文化案例分析
研究对象
优衣库美的休闲装“UNIQLO”是Unique (独一无二) 和Clothing (服装) 这两个词的缩写,以为消费者提供“低价良品、品质保证”的经营理念,在日本经济低迷时期取得了惊人的业绩。
优衣库的服装都是基本款式,简洁大方、易于搭配,客户群定位很广泛,是一个老少皆宜的品牌。在细节上,又巧妙地融合了当季潮流;注重质感,品质上乘;价位实在。
优衣库推行超级明星店长制:总部不再单方面发号施令,而是与店铺形成对等关系;在经营上,店铺是主角,总部是处于支持地位的配角。
“改变服装、改变常识、改变世界”,这是柳井正贴在自己公司墙上的一句着名口号。对于柳井正来说,企业在销售服装的同时,也是在销售企业的思想和态度,并以此来为社会创造价值。
优衣库大事记:
1982 年,迅销公司专务董事柳井正在美国考察时,受到美国大学校园内的仓储式销售方式的启发,回国后便提出在服装店尝试以仓储型自助购物的方式出售服装。他在日本首次引进了大卖场式的服装销售方式,通过独特的商品策划、开发和销售体系来实现店铺运作的低成本化。
1984年6月,向休闲服饰零售业发展UNIQULO一号店于广岛市开业。1991 年迅销公司开始展开连锁业务,并提出了要建立 1000家分店的发展规划;1994 年,UNIQLO 在广岛证券交易所上市,随后又在东京证券交易所挂牌上市;1998年,羊毛衫促销获得成功,开始了“休闲服直接面向消费者”的时代。如今,迅销公司已成为日本零售业排名首位和世界服装零售业名列前茅的企业。
优衣库在中国的发展
有 “日本国民衣橱”之称的日本企业优衣库从 2002 年开始进入中国市场,到现在已经是第十四年。现在中国优衣库店铺已经达到了 323家 ( 2014 年 11 月末) ,中国已经成为优衣库最大的海外市场。
然而,优衣库起初进入中国市场时发展并不是很顺利。2006 年,在华优衣库开始采取本土化战略。调整营销策略,将销售对象从之前面向大众转为现在面向中产阶级。为提高优衣库的品牌形象,摒弃低价格战略,对商品进高价贩卖。高价高质的品牌形象使优衣库受到了中国消费者的青睐,自 2009年以来,在华优衣库结束了赤字经营的状况,开始实现快速发展。
现在优衣库在中国店铺已达到 323 家,而且预计在 2020 年将超过日本本土店铺总数。自 2006 年以来优衣库及时调整战略,进驻一二线大城市的商业区。中心商业区租金虽然较高,但是从另一个方面来看也提升了优衣库的品牌形象。而在店铺风格上为迎合中国消费者追求新奇和时尚的意念,摒弃中国风格沿用日本优衣库店铺装饰风格。并通过店员教育,导入日式服务,给消费者极大的满足。
优衣库近年来经济表现:
营收同比增长%至万亿日元,主要得益于UNIQLO在亚洲的持续增长,包括增开149间门店,巩固及扩大在亚洲市场即在中国、南韩、香港、台湾、新加坡、马来西亚、泰国及菲律宾现有业务据点,以及在印度尼西亚开设第一间门店;
UNIQLO品牌净销售额占比最高,于截至2011年8月31日、2012年8月31日及2013年8月31日止的年度分别占净销售额的%、%及%;
目前韩国、中国、台湾及美国皆有网上销售,并分别构成这些地区当地总销售额约5%至10%。
研究分析思路:
问题引出
据纺织服装行业跟踪周报分析。服装子行业滞后于宏观经济,消费需求自2011年开始渐露疲态,加之电商的强势冲击,业内企业的财务指标在2012 年前后开始放缓,2012、2013 年明显下滑。
而优衣库作为“快时尚”的引领者,自2006年12月在中国上海市成立了迅销(中国)商贸有限公司,在中国迅速发展。截至2014年5月31日止九个月期间的销售净额及收入均录得增长,销售净额达5,694亿日圆(较上年度同期增长%),而经营收入则达948亿日圆(较上年度同期增长%)。截至5月底,大中华地区UNIQLO的表现胜过公司预期,销售净额及收入均出现大幅增长。于九个月期间,UNIQLO开设77间门店及关闭两间门店,令大中华地区UNIQLO门店总数于2014年5月底增至355间。同期开店数量远远超越ZARA和H&M等竞争对手。这不禁引起了我们的思考:
怎样的企业文化帮助优衣库在短短几年间取得惊人的业绩
“天然去雕饰,朴实见芳华”——优
企业文化案例分析优衣库 来自淘豆网m.daumloan.com转载请标明出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