激励机制人力资源管理论文
一、激励机制所采取的三种主要形式
激励来源于需求,实际上员工的需求是层出不穷的,有了需求才有动力。企业的人力资源管理就是要根据员工的合理需求,采取多种多样的激励形式。一般来说,根据需求的不同,主要分为物质激励、方式,根据员工的兴趣、特长以及能力,人适其事,事适其人,人尽其才,让员工通过竞聘而选择自己喜欢的岗位。
二、激励机制所破除的三个“唯一”误区
对于激励机制很难找到反对的意见和抵触的做法,叫好之声不绝于耳。但是,激励机制的方便易行,决不意味着它是简单随意的,并不像有的人认为的那样――是谁都能轻易做得到的,只不过是“多给点钱,多发点奖”而已。既是机制,就必然有其严肃性与权威性,就应该破除对此认识上的三个“唯一”误区。
一是破除“物质激励是唯一”的误区。激励机制的形式是多方面多层次的,但是有一些人偏偏认为物质激励是实的,精神激励是虚的,乃至在心底深处把物质激励当成唯一有效的形式。其实,无论是物质激励还是精神激励,尽管它们的目标是一致的,但是作用与对象却是不同的。前者作用于人的生理方面,是人对物质需求的满足,而后者作用于人的心理方面,是人对精神需求的满足,两者相辅相成,并行不悖。物质和精神是激励运行的两只轮子,缺一不可。在现代企业,员工特别是青年员工对精神方面的需求格外强烈。当一个人受到别人的尊重,也就是对其施之精神激励的话,无疑会对这个人起到更大的奋发向上的推动作用。
二是破除“薪酬激励是唯一”的误区。薪酬和薪酬激励是两个概念,薪酬只是一种按照法律的规定对劳动付出的报酬,但这并不一定具有激励因素,传统的薪酬体系恰恰缺乏这一点。但是经过三十多年的改革开放,特别经过近年来人力资源管理的重大改革,薪酬体系焕然一新,它在保证企业发展的前提下不断提高薪酬水平,并突出了绩效挂钩与适当拉开差距等特点,企业与员工的利益实现了“双赢”,这样的薪酬体系也就会理所当然地具有了激励作用,所以薪酬激励深得人心。不过,正如物质激励不是激励机制的唯一,薪酬激励也不是物质激励的唯一,不能把激励机制的功夫全部用在薪酬激励上。且不说成就激励和能力激励,就是在物质激励上也是丰富多彩的。如改善员工工作与生活环境,适当安排员工旅游、休假,给员工增加保险险种等等,即在物质激励上更多地融入人性化个性化的因素,克服了偏执的单一的形式而造成的效果越来越不明显的做法。
三是破除“正激励是唯一”的误区。激励机制是以正激励为主的,且不说物质激励的提高工资水平扩大福利待遇等,成就激励的传统做法也是大张旗鼓地进行正面宣传,表彰先进,弘扬正气,知人善任,尽最大可能满足员工的精神需求。但是正激励不是激励机制的唯一,应该说,激励机制包括正激励与负激励两个方面,正如表扬与批评是思想工作方法中不可缺少的两个方面一样。任何机制都有两重性,激励机制有激励人的一面,也有约束人的一面,激励机制是宽严相济的,负激励也不失激励的作用,“痛定思痛”“知耻而后勇”等说的就是这个道理。如果只有正激励而无负激励,很可能造成松懈而不上进的后果,正激励与负激励都是必要而有效的。当然,负激励要慎用少用,用就用到恰到好处。
三、激励机制所坚持的三项基本原则
供电企业尽管有其公益性的属性,但是它要在获取社会效益的同时,还要获取最大限度的经济效益。当激励机制得到充分发挥时,有利于企业的生存和发展,获取更好的
激励机制人力资源管理论文 来自淘豆网m.daumloan.com转载请标明出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