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李清照咏花词中的女性意识.doc论李清照咏花词中的女性意识【内容提要】李清照以《漱玉词》在中国男权文化为主的古代文学中大放异彩,其咏花词以梅、菊等为多,蕴涵鲜明女性意识。主要表现:情景交融凸显浓烈自我意识;女性视角彰显女性意识;女性创作主体突出女性意识。【关键词】李清照;咏花词;女性意识;彰显李清照是中国古代文坛著名女性作家,其词号为“易安体”。词集名为《漱玉词》,存词约六十余首。清照词描绘了一个温婉娇媚,清秀多情的女性世界。生活闲适的前期,词作热情明朗天真; 国破家亡、流浪生活后期,词风缠绵凄苦伤感。清照作了大量咏花词,用自己的笔描绘了一个独特的女性眼中的百花王国。花是她少女生活的重要内容,也是她少妇情肠,深情相思的寄托,花是她晚年孤苦,历尽创伤心灵的外化,花更是她女性意识和独立人格的真实写照。本文试以李清照的咏花词为线索, 追寻“花”意象背后蕴涵的女性意识。一、清照咏花词举隅百花中被清照采集于笔的往往是格高韵远如红梅、黄菊、雨荷者,清新淡雅。例如:翻咏梅有“红酥肯放琼苞碎,探着南枝开遍未。”( 《玉楼春》) “莫根香消玉减,须倍道,扫迹情留。难言处,良宵淡月,疏影尚风流。”( 《满庭芳》)“此花不与群花比。”( 《渔家傲》)“不知蕴藉几多香,但见包藏无限意。( 《玉楼春》)“夜来沉醉缺妆迟。”( 《诉衷情》)“看取晚来风势,故应难看。”《清平乐》咏菊有“东篱把酒黄昏后,有暗香盈袖。”( 《醉花阴》)“秋已尽,日犹长,仲宣怀远更凄凉,不如随分尊前醉,莫负东篱菊蕊黄。”( 《鹧鸪天》)“莫道不销魂,帘卷西风,人比黄花瘦。”( 《醉花阴》)“,满地黄花堆积。憔悴损,如今有谁堪摘!”( 《声声慢》)“纵爱惜,不知从此,留得几多时。”( 《多丽》) 咏梨花有“秋千苍陌人静,皎月初斜,浸梨花。”( 《怨王孙》) “欲谢恐难禁。”( 《浣溪沙》) 咏桂有: “暗淡清黄体性柔,情疏迹远只香留”( 《鹧鸪天》)。咏荷有“兴尽晚回舟,深入藕花深处”( 《如梦令》), 还有: “醉里插花花莫笑,可怜春似人将花。”( 《蝶恋花》) “待得群花过后,一番风露晓妆新,妖饶艳态,妒风笑胃,长殒东君。”( 《庆清朝慢》)“何须浅碧轻红色,自是花中第一流。”( 《鹧鸪天》) 上例可管窥清照咏花词之一斑。二、李清照咏花词中的女性意识女性意识,相对男性意识而言。文学作品中,主要表现为女性作家以自己独特审美视角对社会人生以及女性绚丽多彩的生活和内心世界的独特把握和感受,是女性作家自我意识的流露和表现。“几千年来订定了种种规矩,压抑束缚,蔽塞聪躜,使女子永无教育,永无能力,成为驯服的牛马和玩物。”相应地在文学上,女性“讴歌的天才和能力,不容许表现出来,简直可以说,她们的能力是受礼教的催残而葬送了。”嘲清照出现以前,文学几乎是男性的一统天下。清照以一部《漱玉词》跻身于群星璀璨的宋代词坛,成为中国文学史上一道靓丽的风景。把李清照置于整个中国古代文学史审视发现,她具有极强的女性意识,她以鲜明的女性视角观察记录自己周围的世界,应说正是这种独特的女性视角使李清照的词“不徒俯视巾帼,直欲压倒须眉”,赢得世人高度赞誉。(一) 情景交融凸显浓烈的自我意识王国维说: “昔人论诗词,有景语情语之别,不知一切景语, 皆情语也。能写真景物真感情者,谓之有境界。”文学作品成功的重要因素是作者应有真实情感,真切感受与自然表现。作家反映生活时,应据
论李清照咏花词中的女性意识 来自淘豆网m.daumloan.com转载请标明出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