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一节 财务目标
第二节 代理关系
第三节 财务原则
第二章 财务目标、代理关系 与财务原则
7/9/2022
企业目标
生存
发展
获利
业的责任
返回
7/9/2022
一、财务契约
企业是一个契约的集合体,企业与其利益关系人之间的经济利益关系被视为财务契约。
1、明确的契约:企业与股东、企业与债权人之间订立的契约;产品售后担保合约;辞退员工的补偿金;员工养老金等。
2、模糊的契约:员工对企业承诺诚实和努力工作;经理层与股东之间的契约(经理层承诺按股东的最大利益去做事)。
第二节 代理关系
7/9/2022
此外,政府行政监管和法律强制方面的契约既有明确的内容,又有模糊的内容。
或有契约:也称“或有求偿”,这类契约有赖于未来特定结果的发生。如政府节假日的法律规定;参与退休计划可能根据为企业工作的最低年限而定等。
7/9/2022
二、代理关系
代理关系,是指委托人雇用并授权给被委托人(代理人)代其行使某些特定的权利、彼此之间所形成的契约关系。
代理问题(冲突)是指由于委托人和代理人之间的利益不完全一致,而契约的不完善和信息的不对称又使委托人无法完全约束和监督代理人的各项行为,从而导致代理人可能会为追求自身利益的最大化而损害委托人的利益。
7/9/2022
(所有者)与债权人的矛盾与协调
7/9/2022
代理关系
:
现代企业制度的核心:所有者和经营者相分离。
(1)所有者与经营者:所有者是委托人,经营者是代理人。
(2)债权人与所有者:当债权人(委托人)借出资本后,与股东(代理人)形成了一种委托代理关系。
:代理人是独立的 “经济人”,其行为目标与委托人的利益目标不可能完全一致,有可能产生代理风险;由于信息不对称和不确定性同时存在,委托人难以准确判断代理人的努力程度,不能预测委托人自身所期望的目标能否实现,为了解决这些问题就需要采取一定的措施(如奖惩和监督),这就需要花费成本,即代理成本。
7/9/2022
代理成本包括:
(1)委托人监督和检查代理人的成本;
(2)根据契约,委托人付给代理人的一定支出,使代理人不采取某些可能伤害委托人的行动;
(3)代理人的行为偏离委托人财富最大化目标从而导致委托人的“剩余损失”(机会成本)。
7/9/2022
各方利益关系矛盾表现:
股东:追求股东财富最大化(股票价格最大化);
债权人:到期收回本金及利息(安全性)
经营者:高报酬(物质的和非物质的);安逸舒适的工作条件;较小的劳动强度等。(个人荣誉,在经理人市场的地位等)
解决办法:签订契约或合同。
返回
7/9/2022
股东的目标
经营者的目标
实现资本的保值与增值, 最大限度地提高资本报酬,增加公司价值。
它表现为货币性收益目标
最大限度地获得高工资与高奖金;尽量改善办公条件,争取社会地位和个人声誉。
它表现为货币性收益与非货币性收益目标。
7/9/2022
当两者相冲突时,经营者常为自身的利益而背离股东的利益。表现在:
A.道德风险:为了自身的利益而不尽最大努力去实现企业财务管理的目标,如不为提高股价而冒风险,因为股价上涨的好处归股东,而一旦失败,失败的苦果则要由经营者来承担。经营者这样做并不违背法律和行政责任,只是道德问题。
B.逆向选择:经营者背离股东的目标,而导致股东财富受损,自己则从中渔利,如高消费、私款公付等行为的发生。
7/9/2022
所有者与经营者矛盾的协调解决办法:
①监督:
A.解雇(所有者约束)
B.并购(市场约束)
对经营者进行监督,消除双方的信息不对称,是必要的,但监督就要付出代价,受合理成本的限制,监督的范围和力度都非常有限。监督可以减少经营者背离股东意愿的行为,但无法完全消除。
7/9/2022
②激励:使经营者分享企业增加的财富,鼓励他们主动采取符合企业利益、提高股票价值的行动。
A.股票期权:允许经营者在一定的期限内,以固定的期权价格购买一定数量的公司股票的权利,经营者为了获取更大的股票涨价好处,就必须主动采取能够提高股价的行为和措施。
B.绩效股:公司运用每股利润、资产报酬率等财务评价指标来评价经营者的业绩,视其业绩优劣给予经营者数量不等的公司股票作为报酬,从而将个人利益与企业利益较好的结合在一起。
实践中,多数企业采取监督与激励相结合的方式来协调所有者与经营者之间的矛盾。P44—45晋商东掌合作:经营者激励与
财务管理财务目标代理关系与财务原则 来自淘豆网m.daumloan.com转载请标明出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