下载此文档

议论散文两篇.doc


文档分类:文学/艺术/军事/历史 | 页数:约3页 举报非法文档有奖
1/3
下载提示
  • 1.该资料是网友上传的,本站提供全文预览,预览什么样,下载就什么样。
  • 2.下载该文档所得收入归上传者、原创者。
  • 3.下载的文档,不会出现我们的网址水印。
1/3 下载此文档
文档列表 文档介绍
《议论散文两篇》教案 、
教学目的 
1、体会课文的情物交融并理解其中蕴涵的哲理。  
2、学习文章以自我的情感体验、观察理解为基础,书写个人的见解和感受的方法,从而学会关注生活,有意识地感悟生活中的点点滴滴。 
3、通过优美句段的欣赏,陶冶学生情操,激发学习兴趣,培养学生积极参与意识和创新精神。 
二、教学重点、难点 
(一)重点  
(1)引导学生体会课文的深刻的思想和哲理,培养学生独立思考的能力。  
(2)学凡中见深意的观察方法和思想方法。  (3)体会课文的语言特点和语言风格。 
(二)难点 
(1)对课文蕴涵的主题思想的理解。 (2)对优美句段的欣赏和课文精彩语言的把握。 
(3)学凡的事物中挖掘新意的思想方法。 
第一课时 
一、教学要点 
1、理解作家对窗赋予的哲理。 
2、对课文的语言作初步的感受和了解。 
二、教学程序 
(一)导语  (6分钟) 
1、简单的介绍一下作者。家族名流――钱穆、钱学森、钱基博;名字故事――仰先、钟书、默存;钟书热――《围城》、杨绛《我们仨》(控制在1分钟内)…… 
补充:钱钟书在国内外文艺界刮起一阵“钟书热”,他带着“一种业余消遣者的随便和从容”,以旁观者的姿态对世道人心发表看法,博闻善说,睿智幽默,妙语横生,启人心智。《窗》这篇文章就很好地体现这一特色。 
2、课一开始,展示多媒体图片,引起同学们的注意和学习兴趣。接着让同学们展示图片,讲述图片相关的故事之类。然后让同学们通过教室的窗户观看景象,体会与直接观看景象的不同感受,由此引入课文《窗》(板书)。 
(二)导读 
整体感悟课文 
引入:为什么从窗子和从外面看到的风景会不一样,下面我们阅读第一段,看看钱钟书怎么说。 
答:因为框子对大自然作了取舍,如照相的原理 
(1)    阅读全文,找出每段中能反映行文线索、集中体现作者感悟的语句(点拨查找观点句的方法),拉出文章的脉络。 
第一段:门——窗 
追求、欲望(物质)——占领、享受(精神) 
第二段:生存的需求——奢侈的需求 
第三段:窗是房子的眼睛(房子是让人居住,所以窗也就是人的眼睛) 
明确:《窗》中能反映行文线索的句子有: 
第1段:“又是春天,窗子可以常开了。” 
“春天是该镶嵌在窗子里看的,好比画配了框子。” 
第2段:“门和窗有不同的意义。” 
“门许我们追求,表示欲望,窗子许我们占领,表示享受。” 
第3段:“窗比门代表更高的人类进化阶段。” 
“门是住屋子者的需要,窗多少是一种奢侈。” 
第4段:“窗可以算房屋的眼睛。” 
(2)    具体分析,门和窗的分别。阅读第二、三段,回答问题:用奢侈形容窗子是不是贬义?为什么说奢侈是更高的进化阶段?(小组讨论) 
答:谈谈马斯洛的需求论,窗子洞开的是人的精神世界,解释精神和物质的关系,以陶渊明的例子物质是精神的基础,但物质贫乏,精神也可以很丰富,要做生活的主人。 
(3)    阅读最后一段,抛出三种观点,让学生讨论,更同意哪种,答案为开放式 
提示: ,不满现实逃避  
(4)    小结:散文形散神聚,本文内在的逻辑就是通过联想,由春天引到窗子,由窗和门的区别想到物

议论散文两篇 来自淘豆网m.daumloan.com转载请标明出处.

非法内容举报中心
文档信息
  • 页数3
  • 收藏数0 收藏
  • 顶次数0
  • 上传人zhangbing32159
  • 文件大小0 KB
  • 时间2015-01-0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