下载此文档

论理性思维与大学美育.doc


文档分类:论文 | 页数:约11页 举报非法文档有奖
1/11
下载提示
  • 1.该资料是网友上传的,本站提供全文预览,预览什么样,下载就什么样。
  • 2.下载该文档所得收入归上传者、原创者。
  • 3.下载的文档,不会出现我们的网址水印。
1/11 下载此文档
文档列表 文档介绍
1 论理性思维与大学美育论文关键词:理性思维大学美育教育美学论文摘要:理性思维是美学中抽象领域达到美育境界问题的重要途径。理性思维是否存在美, 理性思维是否可以转化为美及理性思维是否可以创造美, 直接关系到理性思维教学进程中的美学问题。通过发掘理性思维内在美可以让大学生获得认知世界的能力, 通过解读理性思维可以提高学校美育水平。一素质教育提出一个美育问题:实施素质教育,必须把德育、智育、体育、美育等有机地统一在教育活动的各个环节中。学校教育不仅要抓好智育, 更要重视德育, 还要加强体育、美育以及劳动技术的训练和社会实践, 使诸方面教育相互渗透、协调发展, 促进学生的全面发展和健康成长①。当前,在大学素质教育进程中,美育与德育、智育、体育一样成为学校教育的有机组成部分, 这已经成为大学教育 2 工作者的共识。应当说,大学美育有三个相互联系、相互促进、相互渗透的教育模式,姑且称之为 A、B、C 模式: A 模式是大学环境,包括自然环境和人文环境。自然环境包括园林、建筑、生活系统、信息系统、实验系统等硬件设施, 自然环境优美和谐, 使人生活其中如沐春风, 心旷神怡。在人文环境中, 同一世界观、人生观、价值观、功利观的高度文明素质的人群构成一个独特的社会群体, 他们处于高尚的人文环境中,就会不断地被熏陶,达到美育效能。 B 模式是校风文化, 主要包括校风精神、教育风格、学术研究水平、管理制度、约定俗成的届届相传的学生行为规范等。这些校风文化不仅铸就一个大学的独特的学校风格, 而且可以铸就这个大学学生独特的人格。C 模式是教育美学, 即通过教学艺术手段, 使美育渗透于教育全过程, 提高学生对科学美的感知能力和认同能力, 从而激发学生对科学技术学习的兴趣和联想、研究、探索、创新的兴趣,全面提高学生素质。在当前的大学教育中, 人们对 A、B 模式的认识基本趋同,但对 C 模式却颇有争议。有人认为:要提高教学艺术, 必须在教学进程中采用形象思维与直观教育, 因为形象思维可以加强学生美感,从而使学生在学习抽象理论中获得快 3 感, 活跃课堂气氛, 增加广博知识, 提高艺术境界。如果没有形象思维与直观教育,抽象课程就很难达到美育境界。这种认识虽然可以作一家之说, 但显然有其局限性, 这里涉及三个认识问题: 一是理性思维是否存在美, 二是理性思维是否可以转化为美, 三是理性思维是否可以创造美。不解决这三个问题, 就很难解决大学理性思维教学进程中的美学关系问题。大学教育特别是理工科大学的教育, 必须经常地同规律性、内在性、抽象性相结合,因为对于那些公式定理, 若一定要采用形象思维和直观教育方法, 则既有悖于理工科教育性质, 又降低了学生通过理性思维在深度和广度上获得对世界本质的认知能力, 不利于对学生素质的培养和创新能力的培养。因此,本文就此问题稍作探讨,以抛砖引玉,求得在大学美育上的共识。二美是什么?不同的人有不同的解释。对于艺术家来说, 美是生活,只有在生活中才能找到激情,找到美。于是,在艺术家的审美视野中, 美是一个个形象。对于哲学家来说, 美在过程,美在存在,世界不是一成不变的事物的集合体, 而是过程的集合体②。唯物辩证法认为世界是普遍联系的, 这种联系包括横向系统, 也包括纵向过程。过程的美可以揭 4 示宇宙无限进步的历史和历史联系, 它既包括运动, 也包括相对静止,既包括无限,也包括相对有限,既包括持续, 也包括间断,它能以立体而不是平面的角度来反映世界。但是, 过程同一切理性思维的成果一样, 它本身是抽象的产物, 虽然它是科学的、真理的,但它却是世界万物的概念升华, 所以,在哲学家审美视野中,作为纯概念的过程就是美。美在未知, 这种看法, 对于科学家与探险家们来说也是同一的。“世之奇伟、瑰怪、非常之观, 常在于险远, 而人之所罕至焉, 故非有志者不能至也。”③对于探险家来说, 探索未知就是寻求非常之美, 这是他们不畏艰险的源动力。对于科学家们来说, 尽管他们从事的是纯理性纯抽象的探索, 但对他们来说, 对世界未知领域探索比什么都具有迷人的魅力, 因为它不仅能为科学家描绘一个更真实的世界, 而且能反映一个更高层次美的世界,这个美的世界必须通过理性思维的语言来描述, 通过抽象的审美眼光来观察。可以设想, 如果理性世界没有美, 如何能够使几个世纪的科学家们前仆后继地为之奋斗。从另一个具体侧面看,我们还可以发现美是具有多样性的。花季少女是美, 鹤发童颜的老翁何尝不美?连绵大浪是美, 静水中的孤波何尝不美?江南吴侬软语是美, 燕北铁板铜琶何尝不美?这是美在外表。西施捧心,人皆以为美, 5 无盐捧心, 人皆以为丑; 碧草时花, 人皆以为美, 粪便垃圾, 人皆以为丑, 这是美超越民族老幼的同一。郭靖虽丑, 其行为美,杨康虽美,但其行为丑,这是美在本质

论理性思维与大学美育 来自淘豆网m.daumloan.com转载请标明出处.

相关文档 更多>>
非法内容举报中心
文档信息
  • 页数11
  • 收藏数0 收藏
  • 顶次数0
  • 上传人apaihuai54
  • 文件大小80 KB
  • 时间2017-06-18