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绩效团队:俾格米人的启示
法国政治家兼小说家弗朗索瓦?勒内?夏多布里昂曾经说过:“杀了别人,也学不会怎么死啊。”生活在热带雨林中的俾格米人深谙这句话的意思,他们知道彼此照顾的重要性。我们后工业社会的会做重活。
这一切说明,如果我们想让团队有效,那么需要在团队成员之间营造相互信任和尊重的氛围。但是信任不是自发出现的,就像娇弱的花朵,要花时间和精力照顾才会开花。有了很好的人格发展基础,那么群体就容易营造信任氛围。说到做到而且“不杀”报忧者的领导,有利于营造信任文化。
启示2:成员坦然对话、真诚沟通
在俾格米社会,参与是群体文化的重要部分。他们不怎么强调服从权威人物,没人强迫别人做不愿意做的事情。因为彼此之间没有多少权力斗争,所以他们不怕坦陈想法。他们通过非正式的方式解决争议,争议往往能够得到建设性解决。
例如,如果一个俾格米男人与妻子吵架了,为此苦恼得睡不着觉,那么他可以提高嗓门大喊一声――一个营里,户与户直接都靠得很近――让朋友和亲戚帮助他。他的妻子也可以这样做,让整个营都参与进来,直到解决争议。冲突一旦发生就得到处理,努力把负面情绪降至最小;他们直接面对问题,不回避也不掩饰问题。
俾格米人用来解决争议的各种方法也非常适合职场团队。玩笑是解决团队成员之间冲突的最常见办法;幽默可以帮助人们克服团队内部不可避免的压力和紧张。打岔也是有用的,有助于人们忘记冲突是怎么一回事。
启示3:成员把团队目标置于个人目标之上
我在俾格米人中间听到一个故事,说的是一个猎人犯下了森林中最大的罪孽。这个猎人很倒霉,一整天都没逮到一只动物。沮丧不已之下,他在围捕中悄悄溜走,把自己的网放在别人的网前面,逮住了大家驱赶之下四处逃散的第一只动物。不幸的是,他没有及时撤走自己的网,犯下的严重罪孽被人逮了个正着,这个严重罪孽就是――把自己的需要置于集体的需要之前。
以狩猎为生的小群体,要生存下去,必须紧密合作,还必须为彼此负责,以保证每个人每天都能捕到猎物。这个人显然违背了这条不成文规则。他的行为是自私的、不可接受的。羞辱和嘲笑是群体对他的惩罚。女人和小孩嘲笑他,没人和他说话,他被排斥了。俾格米人最害怕的就是别人的轻蔑和嘲笑,俾格米社会的排斥堪比我们社会的关禁闭。不过,排斥只是暂时的,俾格米人不会把不好的事情老放在心上。在非常小的群体,猎人承担不起忽视同伴的损失。
这个例子说明,好的团队成员在团队规则范围内行动。他们控制自已的自恋倾向,把个人目标置于群体目标之后。团队合作是一项有趣的平衡术。只有团队氛围鼓励个人自由,在组织总体目标的大伞下为个人创造机会,平衡个体需要与组织需要,参与式管理才可能起作用。
启示4:成员赞同分权式领导
俾格米人强烈拥护分权式领导理念。俾格米社会的特点是不尚武力、不拘礼节。他们基本不谈单个领导者,群体中没有“大人物”,领导大权没有垄断在单独哪个伟大人物手中。没有真正的酋长,没有正式的议会――俾格米社会也许是最注重平等和参与的人类社会。在俾格米社会里,吸引别人关注自己的活动,被视作一种恶趣味。有很多微妙手段防止此类事情发生。夸耀自己的能力,只会招来别人的嘲笑。嘲笑是个非常有效的控制手段。
俾格米人不讲究等级、年资或地位。群体所有
高绩效团队:俾格米人的启示 来自淘豆网m.daumloan.com转载请标明出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