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捣蛋鬼日记》读后感
《捣蛋鬼日记》读后感(精选14篇)1
今日,我读了《捣蛋鬼日记》,它是由意大利的露易基·贝台利写出的,以自传体的形式。文中主子公加尼诺是一个调皮捣蛋爱写日记的孩子。天才捣蛋鬼加尼诺平日里的“传奇”表现令他的家人为有口难辩,小孩子只好被蒙上不白之冤了。假如大人换个角度来想,想一下加入自己是小孩,会怎么做?大人或许就不会这样了。生活中这样的例子举不胜举:一天,小明在放学的路上看到一个小弟弟受伤了,当小明打算赴他去医院的时候,他想到爸爸给他的警告:早点回家!他转来又一想,这是件好事啊!爸爸不会骂我的!于是他就扶那个小弟弟去医院了。回到家后,已经很晚了。小明还没说话,爸爸就扬起了巴掌……这只是一个小小的事例,但是却体现出了家庭教化的缺陷;父母的不行理喻……加尼诺就是这样。
《捣蛋鬼日记》这本书隐藏着欢乐,而欢乐却徘徊在“倒霉”边缘。经过我的阅读,我发觉“倒霉”一词常常都出现在加尼诺的日记里面呢!这本书不仅是在像品尝陈年老酒一般让我品尝着童年,也一样在教化着家长。
再见了!加尼诺,我们下次再见……
《捣蛋鬼日记》读后感(精选14篇)4
《捣蛋鬼日记》我被这个题目吸引住了,以前从不看日记这一类东西的我,这次可感觉心底有一个声音在叫嚣,买它吧!买它吧!我确定听从我心底的那个声音,买下了《捣蛋鬼日记》。
一买到家,我就迫不及待地看了起来,里面的文字算不上美丽文静,至少也是朴实无华,捣蛋鬼加尼诺有着小孩的新奇心,可能有时候做的有些过火,但本意是好的。比如他想让叔叔当上议员,却被小人利用,让叔叔竞选失败;他想知道在人嘴里钓鱼会怎样,结果钓下了老人的一颗牙齿……有时候,我觉得自己和捣蛋鬼加尼诺一样,受到了不公正的待遇。
那是一个晴天,我在家里带妹妹,她咯咯地笑着扑到了我身上,而当时我的双手靠在背后,这可大为不妙了,她这一扑,不仅我摔倒了,她自己也趴在了地上,这下不得了了,妹妹言言哇哇大哭,引来了我们家的两个重量级人物——爸爸和妈妈,他们望见言言摔在了地上,立刻就飞了过去,抱在了怀里,起先不停地哄骗,而我呢?已经被吓傻了,只会呆呆的`看着。
事后爸爸妈妈教训我说:“你怎么可以把言言摔地上呢?万一枕骨摔断了怎么办?……”
为此,我被罚一天不许出门。
加尼诺在自己的日记里常常说,大人是不公允的,犯了什么错,都只怪孩子,即使错是大人的,大人也只会用打和骂来教化孩子……
大人为什么不能理解小孩呢?一旦惹下祸,全部错都是孩子的,这都是由于他有一个暴君一样的父亲,有一个一味溺爱他的母亲,还有两个言行不一的姐夫……
这本书记叙了加尼诺小时候全部的欢乐、难过、委屈。他的日记中剧烈抗议了他的家庭和学校,让人在大笑的同时不得不好好地深思……
《捣蛋鬼日记》读后感(精选14篇)5
在这个暑假里,我读了一本超级有意思的书,它就是大名鼎鼎的《捣蛋鬼日记》。我觉得这个书名很好玩,便翻开看起来,没想到一看,自己就像被胶水黏住了一样,拿着这本书就放不下了。
这里面的主子公加尼诺是一个顽皮的小男孩,他最喜爱搞恶作剧,还经常喜爱打抱不平,却不考虑后果。
虽然加尼诺爱捣蛋,亲朋好友都为之头疼,但间或也会歪打正着。比如在科拉托尔医生家,为了报复讪笑他的花花公子,便在他做灯光浴的时候,用大蒜猛擦他的脸,没想到却独创了医学界从未有过的治疗方法“灯光浴+大蒜擦脸”。
加尼诺还是大人们之间的一个“静静话传声筒”。比如说他听到了马拉利律师向姐姐露依莎埋怨他叔叔威纳齐奥“老是不死”,“希望他早死,好继承他的遗产”,骂他“吝啬鬼”,姐姐也说他“守财奴”,加尼诺就立刻不顾一切地报告给了威纳齐奥先生,而且还把女佣人切西拉给他起的外号“水果冻”也一股脑地说了出来。可能纯净的切西拉(威纳齐奥先生是这么形容切西拉的)一辈子也想不到就是因为这个外号,却意外获得了一万里拉的遗产,而马拉利律师也不会想到,就是因为自己管不好嘴与思想,并让加尼诺听到了,从而自己失去了一笔数目可观的财产。
加尼诺身上发生的每一个故事都特别引人入胜,最让我喜爱的日记就是戏弄可怜虫校长及其暴力的夫人,还有独创令人憎恨的瘦肉汤的可恶厨子,这次捣蛋却是一次最解气又搞笑而且是正义的行为。
读完这本书以后,我仔细地思索了一下“捣蛋”这个词,捣蛋也要有分寸,肯定要考虑后果,为自己的行为负责,这样你长大了才能成为一个能担当的人。
《捣蛋鬼日记》读后感(精选14篇)6
乍一看题目,你可能会产生很多联想:捣蛋鬼、坏孩子、淘气麻烦……但事实恰恰相反——这是一本能传递爱与正能量的书。
这本书讲解并描述的是主子公加尼诺因为各种缘由,为家中带来了很多麻烦事,如:在炖肉里加入一大把盐,拆坏了一个布娃娃,报复大人,
《捣蛋鬼日记》读后感 来自淘豆网m.daumloan.com转载请标明出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