下载此文档

古诗四首.doc


文档分类:文学/艺术/军事/历史 | 页数:约9页 举报非法文档有奖
1/9
下载提示
  • 1.该资料是网友上传的,本站提供全文预览,预览什么样,下载就什么样。
  • 2.下载该文档所得收入归上传者、原创者。
  • 3.下载的文档,不会出现我们的网址水印。
1/9 下载此文档
文档列表 文档介绍
《古诗四首》教案
                                     南平三中佘冬妹2020年10月19日 星期二下午  10月21日星期四
○教学目的 
①理解诗词有关知识。 
②品味语言,体味诗词意境。
来表现大海吞吐日月星辰的气概。是虚景,从两个“假设”字可以看出。 
最后两句是附文,是为和乐而加,和诗的内容无关。 
四、研读和赏析 
“日月之行”至“假设出其里”诗句,诗人将自己这种昂扬发奋的精神融会到诗里,表现了诗人博大的胸怀。 
基调苍凉大方,历来被视为“建安风骨”的代表作。 
次北固山下 王 湾 
一、导入新课
古时交通不兴隆,流落外乡或在外任职的人久不得归,自然会产生故园之思,因此乡愁成了诗歌中的一个重要主题。 
二、感知内容 :学生自由朗读,考虑以下问题: 
①诗的四联各写了什么内容?四联之间有怎样的关系? 
②哪些诗句直接表达了思乡之情? 
学生自主合作探究明确: 

首联:诗人在船上,想像船到镇江后,还要乘驿车到别处,暗含旅途奔波之劳。 
颔联:船上所见风光。“潮平",两岸才显得宽阔;“风正",帆才有悬空的态势。“潮平”又为“江春"作铺垫。 
颈联:既写景又点明了时令。“残夜"指夜将尽而未尽之际,即将是天亮时的情景,残夜而东方海日已升,旧年而江上已是春天——时间过得太快了,诗人以来,少有人能作此句. 
尾联:诗人离家已久,尚不能归,见到此景,自然想到要借雁足来传递家书了。这首五言律诗四联之间,相为因果,浑然一体。 

。 
三、研读和赏析 :
学生自主探究想像“潮平两岸阔,风正一帆悬’’是怎样的情景。假设你身临其境,将会有怎样的感受? 
讨论明确: 
“阔”是“潮平”,江水浩淼,放眼望去,江面似乎和岸平了。;“风正一帆悬”愈见精彩。“悬”是端端直直高挂着的样子。诗人不用“风顺"而用“风正”,是因为光“风顺"还缺乏以保证“一帆悬”,风虽顺,却很猛,,又是和风,帆才能“悬”,而“正”字兼包“顺”和“和”。全诗和谐优美。 
四、作业:背诵这两首诗歌。
第二课时:
钱塘湖春行 白居易 
一、导入新课 
钱塘湖是西湖的别名。提起西湖,我们自然会想起苏轼的名句“欲把西湖比西子,淡妆浓抹总相宜”。读了白居易的这首诗,仿佛真的看到了那含睇一笑的西施面影。诗中描写了西湖早春的明媚风光,抒发了诗人喜悦的感情。 
二、感知内容 ,答复以下问题:
学生自由朗读,扫清文字障碍。老师正音,考虑以下问题。 
[问题组] 
①诗的四联各写了什么内容?从哪些词语可以看出是初春的风光? 
②哪句诗说明诗人已陶醉在美妙的湖光山色之中了? 
学生自己合作探究明确: 
[明确] 

首联:诗人从大处落笔,写行经孤山寺贾亭时看到的山光水色.“初平",写春水初生,略和堤平.“云脚低",写白云低垂,和湖水相连,勾出了早春的轮廓。 
颔联:写莺燕,,都争着飞到向阳的树上去歌唱;燕是春的信使,已开场衔泥筑巢,一片活力勃勃之势. 
颈联:写花草,着重表现诗人的感受

古诗四首 来自淘豆网m.daumloan.com转载请标明出处.

相关文档 更多>>
非法内容举报中心
文档信息
  • 页数9
  • 收藏数0 收藏
  • 顶次数0
  • 上传人xreqing
  • 文件大小17 KB
  • 时间2022-07-14