下载此文档

庐山瀑布导游词.docx


文档分类:行业资料 | 页数:约18页 举报非法文档有奖
1/18
下载提示
  • 1.该资料是网友上传的,本站提供全文预览,预览什么样,下载就什么样。
  • 2.下载该文档所得收入归上传者、原创者。
  • 3.下载的文档,不会出现我们的网址水印。
1/18 下载此文档
文档列表 文档介绍

庐山瀑布导游词
庐山瀑布导游词1
秀峰原是秀峰寺的简称。秀峰又是以香炉峰、文殊峰、鹤鸣峰、狮子峰、姊妹峰的总称,寓群峰竞秀之竟。其实,秀峰不仅峰秀,而且瀑秀、潭秀、峡秀、林秀。 假页 共 18 页







庐山瀑布导游词2
你们看!这就是世界著名的庐山!漂亮吗?现在就让我来介绍介绍庐山!庐山位于中国中都江西省九江市南,北频长江,东接鄱阳湖。山体总面积302平方公里。全山共有90座山峰,最高峰为大汉阳山,海拔1473。4米群峰间散布着很多壑谷岩洞,瀑布﹑溪涧。庐山风光以“奇、秀、险、雄”著名于世,素有“国庐奇秀甲天下”的美誉。庐山不但素有“国庐奇秀加天下”的美誉,而且还是我国的明珠之一。庐山水气环绕万顷江湖,使庐山夏日凉爽,雨水充足。早晨,一层层郁浓的云雾覆盖着庐山;一遍遍细幼的雨露浇灌着花草;一阵阵柔软的微风呼喊着各种小生命。青松在浓郁的云雾中,在细幼的雨露中,在柔软的微风下,挺直而生。那郁郁葱葱的柏树坚韧挺立,就像我们的人格和意志。山间的水流又是那样澄澈就像我们的心灵。四周的艳花给山间的水流织个朴实的花环,绿树倒映在水流之间,让这座山披上绿色的围巾。就像进入一个漂亮的仙境。既然我们来到庐山,那旅客们,你们可知道庐山古有“神仙之庐”的传闻吗?据说,匡俗在庐山寻道求仙的事迹,为朝廷所获悉。于是,周天子屡次请他出山相助,匡俗其人无影无踪。有人说他成仙去,自然是无稽之谈。后来人们美这件事,把匡俗求仙的地方称为“神仙之庐”并说庐山这一名称,所以“庐山”就是这样出现的。因为成仙的人姓匡,所以又称匡山,或称匡庐。到宋朝,为避宋大祖赵匡胤脱匡字的忌讳,而改称康山。










庐山瀑布导游词3
大天池位于庐山西部900余米高的天池山的山顶。南望九奇峰,下俯石门涧,东瞻佛手岩,西望白云峰,二水萦回,传闻文殊菩萨云游至此,觉得庐山山青少秀水,于是双手插地成池,并引来神水,故此名为天池。当然这只是传闻,其实它是自然形成的泉水,一般的泉水都在半山腰,而这股泉水却在天池山的顶上,这是其中一绝。另外这股泉水还有更为奇妙的`现象,它久旱不干,久涝不溢。池水总是保持在肯定的水位,池子里的水多了,会往下渗,少了,泉水会自己补。还有一点几乎是带有传奇色调,每当山里起层云的时候,天池的水会冒气泡,告知人们山里快要下雨了,所以人们又叫它天气预报池。在这大天池的旁边原是庐山天池寺的所在地,这股泉水也是寺里僧人的生活用水。
天池寺初为晋代高僧慧远所建,名峰顶寺,南宋重建,改为天池院。天池寺在历史上曾经规模很大,在明朝的时候还曾经三次受到皇帝的敕封,明太祖朱元璋竟封它为天池护国寺,洪武六年,公元1373年下诏重建,赐名为“天池护国寺”并赐铜钟、铁瓦、象皮鼓、乌金太子像等,均供于店中,明成祖朱棣再敕“天池万寿寺”,明宣宗朱瞻基又敕“天池妙吉寺”,并命江西布政使有司心人力修天池寺,天池寺也因官方重视而一跃成为匡庐首刹。当时的每新任官员到此来那就得先到寺院拜过再行上任。
也正是因为天池寺的这种独特的来历让也一度成为庐山山上最有传奇色调的景点,并且民间还流传着”铜钟铁瓦象皮鼓,乌金太子伴佛灯”的典故呢。不过很惋惜,经过战乱,天池寺渐渐衰败了,现在我们已看不到它从前的辉煌了。寺庙被毁后留下的的砖石许多都在这四周,我们只能从这些石头里去品尝当年它的风姿了。










寺西有一半月形拜月台,因供奉文殊菩萨得名文殊台,登台远望山峦四起,群峰相连,远波明灭,月夜蒙胧之际,经常有佛光时现,当年明代的王阳明就在一啊月暗星稀之夜,看到这种奇异景象,并以诗记之。老夫高卧文殊台,柱杖夜撞青天开。撒落星辰满平野,山僧尽道佛灯来。这是王阳明在庐山山上的一处踪迹。
天池山脊上还有一宝塔,为一阁式石塔,

庐山瀑布导游词 来自淘豆网m.daumloan.com转载请标明出处.

相关文档 更多>>
非法内容举报中心
文档信息
  • 页数18
  • 收藏数0 收藏
  • 顶次数0
  • 上传人平平库
  • 文件大小42 KB
  • 时间2022-07-14