小窗幽记读后感
小窗幽记读后感1
《小窗幽记》是一部促人警世,言短旨远的人生哲言小集,为明代文人陈继儒所著。集中的内容涉及了修身,养性,经商,从政,处世等,作者以哲人式的冷峻,对当时糜烂庸俗的世风做出了辛辣且不失客观的抨击,流露着”以成德。惟书不问贵贱贫富老少,观书一卷,则有一卷之益;观书一日,则有一日之益。”“君子于人,当于有过中求无过,不当于无过中求有过。”等等。
《小窗幽记》总体上是一卷不错的书,值得多次反复阅读,揣摩。
总的来说,皆为儒家道家宣讲人生伦理道德之书,做学认字、为人处世、安生立命、心态境界各方各面皆有涉及,虽然不乏封建文人的教条,但更多的是飘逸超灵、不为世间俗念所拘束的自由色调,傲视蔑俗,粪土金钱权贵的平民意识,还有崇尚山水、浮生悠然的自然看法,算是中国上下数千年人与事相处的点滴箴言,是对中国文化传统的深刻提炼。
我逐字逐句读的时候,常常会随着一段话衍生的联想到某句古代的诗词和古代人物及某个事务的典故,或者受话中启发总结出适合自己或者情愿去尝试的现今社会为人处世的要领,碰撞出了许多的思想火花,每一章会有对自己比较受用或者难以忘怀的字句,包括书上原文和自己在阅读过程中的标注。
小窗幽记读后感3
而浮生是年华渐老,回头的记忆也已攀爬生长!荆棘玫瑰斜铺来时路,多少无言的守望和叹息。这是那光与黑暗的交织纵行,恒久都是在进行着。点燃人间的一道光,让小窗漫上光泽……
闻名诗人西川说过:“有些诗人像思想者,而有些诗人像行走在街上自娱自乐的人。”一首好诗,是有意义的,引起人精神与心灵上的共鸣,而不单单是取悦于别人的。写诗简单,作好诗却难。它是人生的哲理,更是指引前行的明灯。人生的苦与乐,纵是心态。《小窗幽记》中的多少诗,都是吟哦推敲而成。陈眉公是几百年前的文人雅士,所处的年头却让他乐观豁达。纵然是经验了多少,却照旧对生活有一颗热诚之心。并为后世留下了这些,如今细读,又明白了什么。这何尝不是打开我们心灵的一扇窗户呢?我突然找到了时间对接的路口,与时间对话,与你同行。
夜色清明时,最是适合自我反省时。古有“等到万籁俱寂,一灯独坐,细想一日言行,才觉多有不是,而生惭意。”在如今快节奏的现代生活里,静下心来抚琴品茗、谈书问心已经是许多的期望了。生活中难免有急躁之心,难免会出现错误,反省能让你成为他人眼中至诚之人,更让品性升华。包涵别人的瑕疵,更包涵你自己的瑕疵。曾子曾说“吾日三省吾身。”而古代希腊的哲学家也曾说过这样一句话“相识错误是挽救自己的第一步。”在生活中,有多少人限制不了自己的脾气,将失败归咎于别人,而不去自我反省。现在所缺乏的,是对心灵的拷问,缺乏深深的自省。具备了自省精神的民族,也注定了是不行战胜的了。若人人如此,世界岂不美妙?
最有骨气的人,是“风狂雨急时立得定,方见脚跟。”大丈夫能屈能伸,挫折潦倒也不改志。是立得住,也是站稳了。眼光要深,不为眼前利益所动。既然无论眼前选择哪一条路,都会懊悔,那还纠结什么?无愧于本心即可。在历史的舞台中,又有多少人淡泊了名利呢?“举世皆浊我独清,众人皆醉我独醒。”这样的志气,还会再现吗?还有多少人是为五斗米折腰的呢?在困难的年头又有多少人去领美国救济粮呢?答案是留给自己体会的了。失去了气志,是无依无附在天宇中坠落的流星一般,让人惊恐。因为坚守,永不甘生命走向暗淡。
“虽仇敌之家,贵贱之隔,天际从宦,吴乡异梦,此经一系,终不行弃。”人生如梦,红楼究竟是梦。黛玉还宝玉一生之眼泪,宝玉究竟也在一个“情”字。都说金玉良缘的好,我只道木石前盟。书中有这样一句话:“良缘易合,红叶易可为媚;知己难报,白壁未能获主。”是啊,知己难求。好像每个人都在冥冥之中寻找着知音。其实,我觉得人生总有不如意之事。找一个知己如此之难,不如找找生存的价值和意义吧。不要总是沉醉在希望里,再好的幻想,也要实行行动。你想要的是知己,而当你变得越来越美妙时,还会不拥有吗?
季节轮回,纵是时间卷走了记忆的篇章。不为繁花沾心,柳密缠身,自然去如。小窗照旧,恒久记得那些美妙,只愿你点燃人间的一道光。
小窗幽记读后感4
也门近一个月里好像有了很多闲暇的时间,也可以做些闲事。《小窗幽记》也算得上常记心头,起源就是去年暑假时在书院杂志上看到本书的选段,就一句"一勺水,便具四海水味,世法不必尽尝;千江月,总是一轮月光,心珠宜当独朗",颇合当时境况,似有所感。之后看过电子版之后,觉得还是纸质的舒适,就准备买本书,到书店一看,有倒是有,但翻译、评注太啰嗦了,还是看原本有味道。
打算打印下来,但也没有打完,放假时间也多了,就抄写下来吧,也可以边抄边读。这段时间过年回家一趟,看书抄写的时间也被分割开来,加之有时嬉戏也耽搁了很多,五万余字竟然抄写许久才完成
小窗幽记读后感 来自淘豆网m.daumloan.com转载请标明出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