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文转载自绿叶永新《老师成长的短板》
“木桶”理论告诉我们:一只沿口不齐的木桶,决定其容积大小的,不在于木桶上那块最长的木板,而在于木桶上最短的那块木板。
在老师专业开展的过程中,影响和制约老师
本文转载自绿叶永新《老师成长的短板》
“木桶”理论告诉我们:一只沿口不齐的木桶,决定其容积大小的,不在于木桶上那块最长的木板,而在于木桶上最短的那块木板。
在老师专业开展的过程中,影响和制约老师专业成长的因素众多。但在众多制约因素中,什么是老师成长的那块“短板”?(精品文档请下载)
有人说:倾听是教育开场的地方。我以为,能否重视倾听,能否学会并擅长倾听,很大程度上也决定着老师专业开展的速度和进程,“倾听”无疑就是老师成长的那块“短板",倾听就是老师成长的起点。(精品文档请下载)
为何做出如此的判断呢?
君不见,当我们组织课堂教学的观摩时,不是常常听到“不过如此”、“有什么可学的”、“讲的和我差不多"的话吗?我要问的是:“你真的注意倾听了吗?"(精品文档请下载)
君不见,当老师们面对教研员听课后提出建议时,不是往往在心里嘀咕吗?“你有什么资格给我指缺点?有本领来上课试试啊!说不定还不如我呢!”我要问的是:“你能否耐心地倾听一次?他们说的对你是不是有益?”(精品文档请下载)
君不见,当面对学生的疑惑、质疑时,不是常常还以训斥,或不屑一顾吗?“你是老师还是我是老师啊?"“你懂什么?"“就你能啊?”“就按我说的先给我记住!”这不是我们常常要说的话吗?学生到底想表达什么?他(她)说的是否有道理?你认真倾听了吗?让他(她)说完了吗?听清楚了吗?(精品文档请下载)
君不见,当老师们在听专家的学术报告时,不是常常带着排斥和挑缺点的心理去听吗?边听还在心里说:“你就会讲这些大道理!大道理谁不知道啊?有本领你讲讲怎样详细操作!”我想问的是“你静下心来认真地倾听过吗?是不是对你真的没任何启迪?”(精品文档请下载)
……
在老师在专业成长的道路上,假设像历史上的皇帝一样堵塞了言路,听不进好心的批评和良好的建议,听不得“逆耳"的忠言,终至肌体腐败那样,我们的老师听不进专家的教导,不认同理论的引领,漠视指导的要求,藐视同事的“故事",排斥学生的意见,无视专业人员的指导……,开会时不听指导的讲话,听课时听不进老师的授课;专家的不听,学生的不听……如此不重视倾听,老师犹如病态的“瞎子",方向不明,思路不清,措施不硬,如此的话,老师还会有进步?老师怎会有开展?(精品文档请下载)
不同的对象,话题不同,表达的意愿不同,对于老师专业开展的用力点和作用力的大小也有所不同。我们到底应该倾听什么,,我们就要倾听“新颖”,给我们的大脑充电、充氧;观摩同事的课,我们就要学会“品味”、“开掘”,供我们学习、借鉴;学生的意见,我们就要听“直言不讳”,从看似“幼稚”和偏颇的话语中,匡正我们的教学和教育……(精品文档请下载)
春秋伯牙善鼓琴,钟子期善倾听,故有“高山流水”之美谈;燕昭王筑黄金台,招纳天下贤士,才有“礼贤下士”的佳话。何况我们既无“居高之官位
本文转载自绿叶永新 来自淘豆网m.daumloan.com转载请标明出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