下载此文档

国家高新技术产业开发区“十一五”发展规划纲要 - 科技部火炬中心.doc


文档分类:研究报告 | 页数:约10页 举报非法文档有奖
1/10
下载提示
  • 1.该资料是网友上传的,本站提供全文预览,预览什么样,下载就什么样。
  • 2.下载该文档所得收入归上传者、原创者。
  • 3.下载的文档,不会出现我们的网址水印。
1/10 下载此文档
文档列表 文档介绍
国家高新技术产业开发区“十一五”发展规划纲要为了深入贯彻党的十六届六中全会和全国科学技术大会精神,认真落实《国家中长期科学和技术发展规划纲要( 2006-2020 年)》(以下简称规划纲要) ,进一步推动国家高新技术产业开发区(以下简称国家高新区)实施以营造创新创业环境、提高自主创新能力为核心的“二次创业”发展战略,促进国家高新区在“十一五”期间持续、快速、健康发展,特制定《国家高新技术产业开发区“十一五”发展规划纲要》。一、基本回顾“十五”期间,国家高新区以“发展高科技,实现产业化”为指导方针,积极推进体制机制创新,大力营造创新创业环境,各方面工作都取得了显著成就。经济总量持续高速增长,成为带动区域经济快速发展的重要支撑。 53 家国家高新区的主要经济指标都保持了年均 30% 以上的增长速度。2005 年,国家高新区内企业创造的工业增加值达 亿元,占全国的 % ;出口总额达 1116. 5 亿美元,占全国的 % ;工业增加值、出口创汇占全国的比重,分别比 200 0 年提高 个百分点。北京、苏州、武汉、长春、西安、南京、吉林、长沙、合肥等 31 个国家高新区工业增加值占所在城市工业增加值的比重已超过 20% ,成为拉动地方经济快速增长的重要力量。产业结构不断优化,初步形成了特色化、规模化、集群化的产业发展态势。北京的信息技术、上海的微电子、深圳的通信技术、长春的光电子和汽车及零部件、西安通讯及软件、成都的生物医药、杭州的通讯设备、武汉的光电子、天津的绿色能源等产业集群已经或正在形成,为构筑长江三角洲、珠江三角洲、环渤海地区高新技术产业带,在促进西部大开发、东北老工业基地振兴、中部经济崛起等国家重大战略的实施中发挥了重要的支撑作用。企业技术创新能力不断增强,基本形成了从研发到产业化的完整科技创新体系。高新技术企业的创新主体地位日趋突出,技术创新能力不断提高。以大学、科研机构、企业研发中心、工程技术中心、企业孵化器、生产力促进中心和大学科技园为依托的创新平台正在形成。 2005 年,国家高新区内企业研发( R&D )经费达到 亿元,占全国研发( R&D )经费总额的 % ;国家高新区内科技企业孵化器的孵化场地面积、在孵企业数等主要指标均占全国的近 40% 。聚集了国内外各类创新资源,正在成为区域创新的主战场。 2005 年国家高新区 521 万名从业人员中,% 具有大专以上学历,其中,硕士 14万人,博士 万人,国家高新区成为了我国创新创业人才最集中的区域;企业累计发明专利达到 16412 项;国家高新区高新技术企业 27293 家,其中规模以上高新技术企业已占全国规模以上高新技术企业总数的 40% 。涌现出一批拥有自主知识产权的大企业,培育了一大批创新能力强、高成长的中小企业。年营业收入超亿元的国家高新区企业达到 3389 家,10亿元以上的达到 517 家, 100 亿元以上的达到 42 家。培育和聚集了联想、华为、中兴、用友、海尔、东软、中芯国际、长春生物、长沙远大、地奥制药、烽火科技、大唐通讯、 UT 斯达康等一大批具有较强竞争实力的自主创新的大企业集团和中芯微电子、百度等一批创新能力强的高成长性企业。积极实施国际化战略,对外开放度日益提升,国际影响力不断提高。大

国家高新技术产业开发区“十一五”发展规划纲要 - 科技部火炬中心 来自淘豆网m.daumloan.com转载请标明出处.

相关文档 更多>>
非法内容举报中心
文档信息
  • 页数10
  • 收藏数0 收藏
  • 顶次数0
  • 上传人282975922
  • 文件大小47 KB
  • 时间2017-06-2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