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兰亭序》王羲之文言文原文注释翻译
《兰亭序》王羲之文言文原文注释翻译
在日复一日的学习中,大家都背过文言文,确定对文言文很熟识吧?文言文作为一种定型化的书面语言,沿用了两三千年,从先秦诸子到明清八股,都属于文言文。广为流传的经典文短暂。
29、取诸:取之于,从······中取得。
30、悟言:面对面的交谈。悟,通“晤”,指心照不宣的妙悟之言。
31、因寄所托,放浪形骸之外:就着自己所爱好的事物,寄予自己的情怀,不受约束,放纵无羁的生活。因,依、随着。寄,寄予。所托,所爱好的事物。放浪,放纵、无拘束。形骸,身体、形体。
32、趣(qū)舍万殊:各有各的爱好。趣舍,即取舍,爱好。趣,通“取”。万殊,千差万别。
33、静躁:宁静与躁动。
34、暂:短暂,一时。
35、快然自足:感到兴奋和满意。然,······的样子。
36、不知老之将至:(竟)不知道苍老将要到来。语出《论语·述而》:“其为人也,发愤忘食,乐以忘忧,不知老之将至云尔。”一本有“曾”在句前。
37、所之既倦:(对于)所宠爱或得到的事物已经厌倦。之,往、到达。
38、情随事迁:感情随着事物的改变而改变。迁,改变。
39、感慨系之:感慨随着产生。系,附着。
40、向:过去、以前。
41、陈迹:旧迹。
42、以之兴怀:因它而引起心中的感受。以,因。之,指“向之所欣……以为陈迹”。兴,发生、引起。
43、修短随化:寿命长短听凭造化。化,自然。
44、期:至,及。
45、死生亦大矣:死生是一件大事啊。语出《庄子·德充符》。
46、契:符契,古代的一种信物。在符契上刻上字,剖而为二,各执一半,作为凭证。
47、临文嗟(jiē)悼:读古人文章时叹息哀伤。临,面对。
48、喻:明白。
49、固知一死生为虚诞,齐彭殇为妄作:原来知道把死和生等同起来的说法是不真实的,把长寿和短命等同起来的说法是妄造的。固,原来、当然。一,把……看作一样;齐,把……看作相等,都用作动词。虚诞,虚妄荒诞的话。殇,未成年死去的人。妄作,妄造、胡说。一生死,齐彭殇,都是庄子的看法。出自《齐物论》。
50、列叙时人:一个一个登记当时与会的人。
51、录其所述:录下他们作的诗。
52、其致一也:人们的思想情趣是一样的。
53、后之览者:后世的读者。
54、斯文:这次集会的诗文。
原文
永和九年,岁在癸丑,暮春之初,会于会稽山阴之兰亭,修禊事也。群贤毕至,少长咸集。此地有崇山峻岭,茂林修竹;又有清流激湍,映带左右,引以为流觞曲水,列坐其次。虽无丝竹管弦之盛,一觞一咏,亦足以畅叙幽情。是日也,天朗气清,惠风和畅,仰观宇宙之大,俯察品类之盛,所以游目骋怀,足以极视听之娱,信可乐也。
夫人之相与,俯仰一世,或取诸怀抱,悟言一室之内;或因寄所托,放浪形骸之外。虽趣舍万殊,静躁不同,当其欣于所遇,暂得于己,怏然自足,不知老之将至。及其所之既倦,情随事迁,感慨系之矣。向之所欣,俯仰之间,已为陈迹,犹不能不以之兴怀。况修短随化,终期于尽。古人云:“死生亦大矣。”岂不痛哉!(不知老之将至一作:曾不知老之将至)
每览昔人兴感之由,若合一契,未尝不临文嗟悼,不能喻之于怀。固知一死生为虚诞,齐彭殇为妄作。后之视今,亦犹今之视昔。悲夫!故列叙时人,录其所述,虽世殊事异,所以兴怀,其致一也。后之览者,亦将有感于斯文。
白话译文
永和九年,时在癸丑之年,三月上旬,我们会集在会稽郡山阴城的兰亭,为了做禊事。众多贤才都汇聚到这里,年龄大的小的都聚集在这里。兰亭这个地方有高峻的山峰,茂密的树林,高高的竹子。又有澄澈湍急的溪流,辉映环绕在亭子的四周,我们引溪水作为流觞的曲水,排列坐在曲水旁边,虽然没有演奏音乐的盛况,但喝点酒,作点诗,也足够来畅快叙述幽深内藏的感情了。
这一天,天气晴朗,空气清爽,和风暖和,仰首观览到宇宙的浩大,俯看视察大地上众多的万物,用来伸展视力,开阔胸怀,足够来极尽视听的欢娱,实在很欢乐。
人与人相互交往,很快便度过一生。有的人在室内畅谈自己的胸怀理想;有的人就着自己所爱好的事物,寄予情怀,放纵无羁地生活。虽然各有各
《兰亭序》王羲之文言文原文注释翻译 来自淘豆网m.daumloan.com转载请标明出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