校园消防平安知识培训材料
北城子中学
2021 年9月
校园消防平安知识培训材料校园消防平安知识
第一节 校园火灾的特点和类型
一、校园为什么易发生火灾
学校历来 校园火灾的预防
消防平安是社会稳定和经济建立的重要组成局部,也是学校师生员工应掌握的一门不可或缺的根本知识。因此,师生员工必须掌握一定的消防知识,及时排查消防隐患,杜绝违规行为,共同筑就全民消防工程。
一、学生宿舍防火
学生宿舍〔公寓〕是学校的防火重点部位之一,全面做好学生宿舍〔公寓〕防火工作有极其重要的意义。一般来说,生活用火是引发
学生宿舍发生火灾的重要因素。
为了杜绝学生宿舍发生火灾事故,同学们要做到十戒:一戒私自乱拉电源线路,防止电线缠绕在金属床架上或穿行于可燃物中间,防止接线板被可燃物覆盖。二戒违规使用电热器具。三戒使用大功率电器。四戒使用电器无人看管,必须人走断电。五戒明火照明,灯泡照明不得用可燃物作灯罩,床头灯宜用冷光源灯管。六戒室内乱扔、乱丢火种。七戒室内燃烧杂物、点蚊香等。八戒室内存入易燃易爆物品。九戒室内做饭。十戒使用假、冒、伪劣电器。
二、公共场所防火
随着学校建立开展,教室、餐厅、图书馆等处,人员往来频繁、密度大。公共场所管理松散,局部师生防火意识不强,室内装修使用可燃物质、有毒材料多,用电量高,高热量照明设备多,空间大等诸多因素,都是严重的火灾隐患,这些地方时有重大火灾发生,极易造
成人员伤亡特别是群死群伤。
因此,同学们在公共场所滞留时,应掌握如下防火知识和方法:
1、清醒认识公共场所的火灾危险性,时刻提防。
2、严格遵守公共场所的防火规定,摒弃一切不利于防火的行为。
3、进入公共场所,首先要了解所处场所的情况,熟悉防火通道。
4、善于及时发现初起火灾,做出准确判断,能及时扑救的要及时扑救,形成蔓延的要立即疏散逃生。
5、要具有见义勇为的精神,及时帮助遭受伤害的人员迅速撤离、脱险。
第三节 灭火常识
一、火灾的四个开展时期
1. 火灾初起期
火势会因室内氧气减少而自动减弱。这段时间的长短,随建筑物构造及空间大小而不同。如初起期未能灭火,火势将因门窗玻璃或其他薄弱局部的破坏,得到新鲜空气补充而变大。
2. 火灾成长期
随着新鲜空气通道的形成,火势急剧加强,室内温度迅速升高。当火势到达一定程度时,会在一瞬间形成一团大的火焰。火势出现闪烁时人就很难生存了,所以成长期的长短是决定人员避难时间的重要
因素。
3. 火灾最盛期
从火势出现闪烁开场,火灾最猛烈,持续高温达600℃-800℃。这段时间的长短和温度上下,取决于建筑物的耐火等级。
4. 火灾衰减期
最盛期过后,火势衰减,室内温度下降,烟雾消散。仅地上堆积物的燃烧残迹在微微燃烧,火灾渐趋平息。
由于火灾有着如上的开展过程,人们可以赢得时间,尽快把火灾扑灭在初起期。
二、几种常用的灭火方法
人类在同火灾的斗争中积累了许多珍贵的经历,这些经历越来越多地被人们所认识,也越来越多地发挥着重要作用。灭火就是设法打破可燃物质、助燃物质和着火源三者之间的必然联系。随着科技的进步,人们在经历积累的根底上,通过对火的进一步研究,形成了许多灭火理论和高效灭火方法,这为我们的灭火工作提供了诸多便利条
件。
〔1〕冷却灭火法:是将灭火剂直接喷洒到燃烧物上,使可燃物的温度降低到自燃点以下,从而使燃烧停顿的方法。水和二氧化碳是常用冷却灭火剂,水和液态二氧化碳可大量吸收燃烧热,使燃烧物温度迅速降低,到达灭火的目的。这种方法也常被采用在平时的防火工作中。如:控制可燃物的存放环境温度到自燃点以下,使可燃物不致发生燃烧等。
〔2〕隔离法:是将燃烧物及附近的可燃物隔离,将其他可燃物疏散到平安地带,控制火势蔓延的方法。这种方法适宜于扑救任何的固体、液体、气体火灾。如灭火时迅速将没有燃烧的物资转移到平安地带;关闭输送可燃气体或液体的管道阀门或设备,阻止可燃气体或液体进入燃烧区;将燃料通过阀门和管道转移到平安的储罐;撤除临近建筑物等。
〔3〕窒息法:采取适当的措施,阻止空气进入燃烧区或用惰性气体冲淡、稀释空气中的含氧量,使燃烧物质因缺氧而熄灭的方法。这种方法适用于扑救封闭式空间、生产设备装置及容器内的火灾。如平时灭火时采取的用石棉被、湿麻袋、沙土、泡沫灭火剂覆盖在燃烧
物上灭火,就是使用的窒息法。
〔4〕抑制法:是将化学灭火剂喷入燃烧区参及燃烧反响,终止燃烧的链反响而使燃烧物停顿燃烧的方法。这种方法采用最多的有干粉灭火剂和卤代烷灭火剂。
三、常用的几种灭火剂
〔1〕水。水是采用最广泛的灭火剂,大多数火灾都可以用水扑灭,它也是民间灭火采用最多的灭火剂。水作为灭火剂的最大特点是廉价、广泛,因而
校园消防安全知识培训材料校园消防安全知识 来自淘豆网m.daumloan.com转载请标明出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