供电所降低线损的管理措施[作者] :王立国[来源出处]: [发表日期]: 2009-06-12 供电所的统计线损(实际线损)可分为技术线损和管理线损两大类。技术线损是正常的线路上的电能损耗(包括线路,变压器损耗等等) ,技术损失又包括固定损失和可变损失,固定损失主要是变压器在运行时,铁心发热或发出喔喔的响声所消耗的铁损; 可变损失就是变压器铁损随着负荷的变化也随着变化。管理线损是由计量设备误差、管理不善以及电力网元件漏电引起的电能损失, 就地压线损管理而言, 如疏于管理, 用户有违章用电和窃电, 社会风气差, 存在权力电关系电, 恶霸电等现象, 电工舞弊, 临时用电不上报, 计量表记有误差, 抄表及核算有差错等, 结果导致线损电量中的不合理成份增大, 给企业造成了损失。由于这种损失无规律可循,又不易测算,通常又称之为不明损耗。在供电所的线损管理中,管理线损是影响统计线损的一个重要因素。因管理不到位, 形成的电能损失在整个统计线损中占有较大的比重, 某些地方甚至在部分环节上还相当严重。有些供电所由于管理不够严格,造成一些 10 千伏线路高压线损率和低压线损率长期居高不下,严重影响着企业的效益和电力市场的开拓。供电所的线损管理措施概括起来可分为: 建立健全组织、指标管理体系,定期开展线损分析工作,加强营销管理和设备运行管理等方面。一、建立健全组织、指标管理体系建立健全供电所线损管理的组织、指标管理体系是统筹协调全所电力网管理工作, 实行分线路、分台区进行考核的基础。要积极落实局里的按线按台区承包管理办法, 对各岗位人员应当明确职责、明确指标、明确任务, 将各项指标落实到位, 考核到位, 只有通过层层落实责任制, 严格考核兑现,才能使供电所的管理有章可循。二、开展好线损分析工作电力网中电能的损失与线路的结构、负载和管理有关。通过开展线损分析, 可以找出影响损失的主要因素, 从中找出相应的改进措施以确保取得最佳的降耗目标和经济效益。开展线损分析要针对线损管理的有关内容做好 6 个对比分析: 1 .统计线损率与理论线损率的对比。开展线损理论计算工作,通过对比, 如果统计线损率比理论线损率过高, 说明电力网漏电严重、结构和布局不合理、电力网运行不经济或管理方面存在的问题较多, 或许几个方面都存在问题。 2 .固定损耗和可变损耗的对比。如果固定损耗所占比重较大,这说明线路处于轻负荷运行状态, 配电变压器负荷率低或者电力网长期在高于额定电压下运行。对于固定损失是电压越高损失越大, 可变损失是电压越低损失越小。 3 .现实与历史问题的对比。由于同期的气象条件和客观现实比较一致, 与历史同期的数值比较有很大的可比性, 通过比较能够发现很多问题。 4 .当前水平与年平均水平的对比。一个持续较长时间的线损率平均水平能够消除因负载、时间、抄表时差等变化形成的线损波动现象。这个线损水平能反映线损的实际状况, 与这个水平相比较, 可以发现当时的线损是否正常。 5 .计量总表与分表电量的对比。搞好电能的平衡分析,监督电能计量设备的运行情况, 可以发现其中的矛盾现象。是否是表记故障或者是存在窃电行为,可以有助于分析比较。 6. 线路或设备之间、季度和年度之间、班组之间的线损综合对比。依据上述 6 个对比分析达到线损管理的五个目的: 一是找出当前线损工作中的不足和缺点,指明降损方向;二
供电所降低线损的管理措施 来自淘豆网m.daumloan.com转载请标明出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