下载此文档

中医温阳派.docx


文档分类:医学/心理学 | 页数:约6页 举报非法文档有奖
1/6
下载提示
  • 1.该资料是网友上传的,本站提供全文预览,预览什么样,下载就什么样。
  • 2.下载该文档所得收入归上传者、原创者。
  • 3.下载的文档,不会出现我们的网址水印。
1/6 下载此文档
文档列表 文档介绍
中医温阳派
温阳派:又称“火神派”或“扶阳派”,是指以郑钦安 为开山宗师,理论上推崇阳气,临床上强调温扶阳气,以擅 用附、姜、桂等辛热药物著称的一个医学流派。其中,尤以 擅用附子为突出特点,乃至诸多火神派医家被誉称“某火神” 或“某附子”中医温阳派
温阳派:又称“火神派”或“扶阳派”,是指以郑钦安 为开山宗师,理论上推崇阳气,临床上强调温扶阳气,以擅 用附、姜、桂等辛热药物著称的一个医学流派。其中,尤以 擅用附子为突出特点,乃至诸多火神派医家被誉称“某火神” 或“某附子”的雅号。由于“火神派”之称谓更通俗,它见 之于文献并流传于群众之中,因而此称谓更能够体现这一学 派的特色。
创始人及传人
温阳派的开山鼻祖是郑钦安。郑钦安(1824—- 1911),名寿全,四川邛崃人,,在成都开创了 “温阳派”,《邛崃县志》称其为“火神派首领”。以重视阳 气,善用附子、干姜、桂枝等辛热药物著称,人誉“郑火神”, “姜附先生”,誉满川蜀,成为当时独树一帜的火神派领军 人物。
郑钦安晚年设帐授徒,自然桃李众多,传人不在少 数。从有限的资料中可知,人室弟子有卢铸之(1876〜1963) 先生,光绪十六年(1890 年)从师于郑钦安, “三载亲炙,有 闻必录”,继承郑氏学术思想,屡起沉疴,时人尊为“卢火 神。其子卢永定传其衣钵,在60 余年实践中善用大剂附子、
桂枝、生姜等品,屡起沉疴痼疾,民间亦尊为“卢火神。卢 铸之之孙卢崇汉亦以擅用大剂附子、姜桂著称,为当代火神 派代表人物,现为成都中医学院教授。可谓一门三代,薪火 相传。
郑钦安的学说著作传播较广,私淑、遥承火神派者 更多,举其要者录之。
吴佩衡(1886~1971),四川会理县人,云南四大名医 之一。推崇郑氏学说,认为“郑钦安先生的著作是在实践中 阐扬仲景医学的真理,其独到之处,能发前人所未发,我认 为在治疗疾病上很有价值,可以作为中医科学化的基本材 料。”解放后任云南中医学院院长,可谓桃李满门。其子吴 生元、孙吴荣祖(现为云南中医学院附院主任医师)承其衣钵, 皆为火神派传人。
祝味菊(1884~1951),浙江人,弱冠人蜀,从刘雨笙 等研读医经, 42 岁移沪行医,以擅用附子名噪沪滨,竞至“遂 有祝派之称,可见影响之大。门人有陈苏生、王兆基、徐伯 达、徐仲才、胡觉人等。
徐小圃(1887 ~ 1961 年),名放,上海人,幼承庭 训,家学渊源,弱冠时悬壶问世,广用伤寒方以治少小疾患, 具有丰富的临床实践经验和独具创见的学术思想,尤其擅长 用温热药如三拗汤、小青龙汤等加减,常以麻黄宣肺为主治 疗肺系疾患,疗效卓著。因而有“徐麻黄”之称而名噪上海。
徐氏为人谦虚谨慎,虚怀若谷,凡同道有所长,辄 竭诚请教,对祝味菊先生善用温阳药治疗内科疑难病证尤为 服膺。并积极从事社会学术活动,曾任国医分会监察委员、 中国医学院董事长、神州医学总会会长等职。解放前曾在上 海复兴中医学校任教,对儿科学术的发展,作出了卓越的贡 献。
学术思想
任何一个医学流派的创立和发展,都必须提出新的 理论和观点。
以郑钦安为代表的火神派学术思想最主要的是:推 重阳气,善用扶阳方法治病,擅用大剂干姜附子等辛热药物, 对阳虚阴盛证的辨识全面而深刻,这些观点十分突出甚或超 越前人,对后人颇具影响。
其学术思想可分为

中医温阳派 来自淘豆网m.daumloan.com转载请标明出处.

相关文档 更多>>
非法内容举报中心
文档信息
  • 页数6
  • 收藏数0 收藏
  • 顶次数0
  • 上传人zhuwo11
  • 文件大小12 KB
  • 时间2022-07-16