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墨子·非攻》
今有一人
是一个表假设的凝固结构,“今”在这里失去了表时间的意义,整个结构的意思是:假如有这样一个人。有时候还说成“今有……于此”,其义相同。
教材319页:(一)进,进去,进来。
……注意:在这个意义上,古人说“入”不
说“进”。
又320页:[辨]进,入。“进”与“入”在
古代不是同义词。“进”的反面是“退”,“入
”的反面是“出”。现代汉语所谓“进去”、“
进来”,古人只说“入”,不说“进”。例如“
入门”,在古代不能说成“进门”。
“入”与“进”的区别
入人园圃(一)
入人园圃(二)
管“进入”叫“进”的始见时代应从目前
所认为的晋代提前到东汉;在魏晋南北朝,
这种“进”字已颇为常见。但此时“进”字
意义单一,用法颇有局限,尚处于跟“入”
竞争的初级阶段。“进”侵入“入”的义域
是从“(人或动物)进入建筑物”这一点上
开始,然后再扩展到其他方面的。至迟在梁
初的金陵一带口语里,“进”在“进入建筑
物”这一义位上已经取代了“入”。
“入”何时被“进”替换
来源:汪维辉《东汉—隋常用词演变研究》288页
偏义复词,种树的地方叫园,种菜的地方叫圃。这
里“圃”字无义。
教材90页:这种复音词是用两个单音的近义词或反
义词作为词素组成的;其中一个词素的本来意义成为
这个复音词的意义,另一个词素只是作为陪衬。……
有人把这种复音词叫做“偏义复词”。
举例有:
怀怒未发,休祲降於天。(战国策·魏策四)
多人不能无生得失。(史记·刺客列传)
骂其妻曰:“生子不生男,有缓急,非有益也。”
(史记·文帝本纪)
入人园圃(三)
复习· “园圃”的构词方式
两个“人”的指代内容
“今有一人”的“人”,任指。
“入人园圃”的“人”,他指,
指“别人的”。
窃其桃李,众闻则非之,上为政者得则罚之。
其指代“别人园圃的”。
桃李这里泛指树的果实。
非之非,动词,非难、责备;之,指代人。
得这里指捕获。
复习:“听”与“闻”的区别
教材1199页:[辨]听,闻。“听”是
一般的听,“闻”是听见,意义不同。“闻
”与“听”的关系等于“见”与“视”的关
系,所以《礼记·大学》说:“心不在焉,
视而不见,听而不闻”。
请同学们寻找汉语、英语中与“听”“闻”类似的语言现象。
此何也?以亏人自利也。
何:询问原因。
以:因为。
亏:损害。本义见下页。
利:有利,对……有利。
自利:“自”作宾语前置。
“亏”的本义
墨子·非攻 来自淘豆网m.daumloan.com转载请标明出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