质量守恒定律的计算姓名分数考点 1 描述质量守恒定律 a 质量守恒定律:在中, 化学反应的各物质的总和与反应后生成的各物质的总和是的。考点 2 从微观角度(分子、原子)解释质量守恒定律 b 在化学反应前后, 没有改变, 也没有增减,每个原子的质量也没有变化,所以化学反应前后各物质的质量总和相等。有科学家研究发现,氧气可通过高能真空紫外线照射二氧化碳直接产生,该化学反应模型如图所示。关于该反应的说法错误的是() A. 属于分解反应 B. 反应中的最小微粒是分子 C. 符合质量守恒定律 D. 为制取氧气提供了新方法 1. 如图为小柯做的创新实验:将铜丝绕在电烙铁上,电烙铁用支架固定在密闭的硬质玻璃管中, 玻璃管置于灵敏电子台秤上。接通电路, 电烙铁开始工作, 可以观察到铜丝表面逐渐变黑, 电子台秤读数保持不变。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A .该反应的化学方程式为 Cu + O2===CuO B. 加热过程中,玻璃管内空气的质量保持不变 C. 加热过程中,铜丝的质量保持不变 D. 硬质玻璃管内物质在反应前后总质量保持不变在一个密闭容器中放入甲、乙、丙、丁四种物质,在一定条件下发生化学反应,一段时间后,测得部分数据如下表: 下列说法中,不正确的是() A. 反应后物质甲的质量为 13g B. 乙是反应物 C. 参加反应的甲和丁的质量为 1∶ 4, D. 物质丙可能是该反应的催化剂在一定条件下, 物质 A、B 发生反应 2A + 2B===2C +D, 探究学习小组在实验中得到下表数据: 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A. 反应后原子的数目减少 = 、D 的相对分子质量之比为 9∶1 D. 该反应一定是复分解反应一定条件下,甲、乙、丙、丁四种物质在密闭容器中反应, 测得反应前后各物质的质量分数如图所示,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A .丁是该反应的催化剂 B .该反应的基本类型是分解反应 C .该反应中乙、丙的质量比为 3∶ 17 D .该反应中甲、丙的质量比为 7∶ 10 在一密闭容器内加入甲、乙、丙、丁四种物质, 在一定条件下发生化学反应, 反应前后各物质的质量变化如图。下列说法中不正确的是() A. 该反应为分解反应 B. 丙可能为该反应的催化剂 C. 参加反应的乙、丁质量比为 3∶2 D. 丁相对分子质量是甲的 2倍在一密闭容器中加入甲、乙、丙、丁四种物质,在一定条件下发生化学反应,测得反应前及 t1、 t2 时各物质质量如图所示,下列说法中不正确的是() A .该反应为化合反应 B. 丙可能为该反应的催化剂 C. 该反应中,乙、丁的质量变化之比为 7∶5 D. 该反应中,甲、乙的质量变化之比为 1∶4 如图表示三种物质在密闭容器中反应前后质量比例的变化。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A. 该反应中 CaO 起催化作用 B. 该反应中 CO2 是生成物 C. 该反应是复分解反应 D. 该反应是化合反应 60g 镁、铁、锌混合物与足量的稀硫酸反应得到混合溶液,蒸发得到 252g 硫酸盐固体。则反应产生的氢气质量为() , 某碳酸钙和氧化钙组成的混合物中钙元素的质量分数为 60% ,将 50g 该混合物高温煅烧至固体质量不再改变,其发生的化学反应方程式为 CaCO3 = CaO+CO 2↑,则生成二氧化碳
八下第三章计算题3 来自淘豆网m.daumloan.com转载请标明出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