下载此文档

《古诗二首》教案(原创).doc


文档分类:文学/艺术/军事/历史 | 页数:约6页 举报非法文档有奖
1/6
下载提示
  • 1.该资料是网友上传的,本站提供全文预览,预览什么样,下载就什么样。
  • 2.下载该文档所得收入归上传者、原创者。
  • 3.下载的文档,不会出现我们的网址水印。
1/6 下载此文档
文档列表 文档介绍
2
古诗二首
[教学目的]
1、理解诗歌的内容及含义。
2、体会诗中名句。
2、训练学生赏析诗歌的才能。
[教学重点]
通过朗读,训练体会诗歌表达的意境和深化含义。
[教学方法]
朗读、赏析
[教学过程]
一、
2
古诗二首
[教学目的]
1、理解诗歌的内容及含义。
2、体会诗中名句。
2、训练学生赏析诗歌的才能。
[教学重点]
通过朗读,训练体会诗歌表达的意境和深化含义。
[教学方法]
朗读、赏析
[教学过程]
一、导入新课,明确目的。
二、赏析《酬乐天扬州初逢席上见赠》
(一)介绍诗歌背景
唐宝历二年(826)冬,刘禹锡罢和州刺史后,回归洛阳,途经扬州,和罢苏州刺史也回洛阳的白居易相逢。一样的经历遭遇,使两人有了共同的语言。席间,白居易把箸击盘吟诗一首,为刘禹锡的长期被贬鸣不平。刘禹锡回忆往事,感慨万千,因此,写了这首诗,以答谢白居易. (精品文档请下载)
(二) 解题。
酬,这里是酬谢的意思。乐天,白居易的字。对“初逢"二字,可以有两种理解,一是未见过面,初次相逢;另一是久别之后,初次相逢。到底是哪一种理解,。“席上见赠”是对白居易的诗的回赠之说。
3
(精品文档请下载)
(三)听录音范读,师生共同感受诗歌的音乐美。
(四)发挥想象,感受诗歌的意境美。
1、请每个同学在自己的小组里,用优美的语言把头脑里想象的诗歌画面描绘出来,同学之间互相评价,互相学习,力求全面理解诗歌的意境。 (精品文档请下载)
2、老师作简洁的诗歌赏析介绍,目的是帮助同学们深化地理解诗歌.
这首诗歌的首联直抒胸臆。刘禹锡因参加王叔文指导的政治革新运动而遭贬。被贬到“巴山蜀水凄凉地",一去就是“二十三载”,其间苦楚可以想见。“凄凉地”和“弃置身"两句富有感情色彩的字句的渲染,把诗人抑制已久的愤激之情表现了出来。《闻笛赋》,另一个是“烂柯人".“怀旧”句表达了对受害的战友王叔文等的悼念,“到乡”句抒发了诗人对岁月流逝,人事变迁的感慨,颔联用典贴切,感情深沉。颈联承颔联而来.“沉舟”和“病树”是比喻久遭贬谪的诗人自己,而“千帆”和“万木”“沉舟”和“病树”自比了,而只采取这一联所表达的哲理,来说明:衰败的事物就让它衰败吧,新惹事物必然要开展起来,社会在前进,前景无暇美妙的道理。这种和诗人的理解不同的理解,并不奇怪,因为时代不同,欣赏某一作品的感受和作者不同这是很自然的。,尾联看似平淡,其实是点睛之笔。“长精神”三字,含义深化,表现了诗人意志不衰,坚忍不拔的气慨。
3
(精品文档请下载)
(五)有感情地朗读课文多遍.
(六)学习诗歌的“艺术特色”,感受诗歌的构造美。
诗中运用了层层递进的手法,首联自叙被贬的遭遇,为全诗定下基调,颔联悼念战友,自己回故土的情景,使愤激之情更进一步深化,颈联把自己的沉沦和新贵们的失势进展比照,使自己的愤激之情到达了顶点,尾联急转直下,以自勉、,愤激而不

《古诗二首》教案(原创) 来自淘豆网m.daumloan.com转载请标明出处.

非法内容举报中心
文档信息
  • 页数6
  • 收藏数0 收藏
  • 顶次数0
  • 上传人qnrdwb
  • 文件大小18 KB
  • 时间2022-07-17