三国演义主要人物介绍
1、智慧忠贞的诸葛亮
诸葛亮是《三国演义》、智慧的典四十二回描写张飞在长坂桥喝退曹军的故事,生动地表现出了张飞的大无畏英雄气概。小说还描写了张飞粗中有细的性格。(精品文档请下载)
10、机智逞强的周瑜
周瑜是东吴的名将,他为人风流儒雅,妙计巧生。他的妙计用于孔明,是“赔了夫人有折兵",但施于曹操,却是“妙计安天下"。作者虽把周瑜写得比孔明差一筹,但其形象仍很高大,他不仅比张昭看得远,比曹操也高明。为衬托周瑜,作者采取了以周瑜为核心,跟其周围的一群人分别进展比照的手法。在赤壁之战中,作者以张昭的缺乏胆略,衬托周瑜的智谋出众;以孙权的犹豫不决,衬托周瑜的当机立断;以蒋干的自负愚蠢,衬托周瑜的乖巧多计;以孔明的顾全大局,衬托周瑜的量窄忌才;以曹操的骄傲自满,,互相比照衬托,这就把周瑜的性格衬托得更加生动、完好、饱满。小说写周瑜的气量狭小,在诸葛亮三气之下竟屡次昏倒,终于被气死,年仅三十六岁.
(精品文档请下载)
11、绝代奸雄曹操
《三国演义》很多人物形象中,以曹操的形象塑造得最好,人们不但看到他的正面,也看到了他的反面;人们不但看清了他的脸部表情,也看透了他的内心世界,这是一个有血有肉,,他有其英雄的一面,也有其奸恶的一面。可是作者却把这两者写得非常突出,非常生动,非常自然地交融在一个人的身上,浑然一体,而不使人有牵强附会之感。曹操形象形成的根据有三:1、尊汉、拥刘反曹的思想,历史素材,、故事情节的开展和地位的变化而逐步深化曹操形象的,并从变化中去描绘曹操的多变脸孔。小说既充分描写曹操英雄方面的言行,也深化地揭露他奸恶方面的言行,根本上再现了历史上曹操这个封建时代的英雄形象。
(精品文档请下载)
12、善用众智的孙权
对吴主孙权形象的描绘,比之蜀主刘备、魏主曹操,《三国演义》着墨较少,但把他写得虎虎有生气,俨然是个慎重、果断、明于决策、知人善用的英明之主。历史上,往往是“一朝天子一朝臣”,新君继位便排斥旧臣,任用自己信得过的人。孙权却不然,他继承父兄之业后,仍然信任父兄时的旧人如周瑜、程普、张昭等;并选拔新的人才,如他提鲁肃于凡品,用吕蒙于行伍,任陆逊于未有远名时。孙权用人的特点是:疑之不用,用之不疑。如他用周瑜、鲁肃、吕蒙、陆逊等人,使东吴夺得屡次成功。他用人还不管亲疏,不计恩仇,且能化敌为友,使内部团结无间。如他录用宿怨甘宁,使陵统和甘宁从死敌成为密友便是典型的例子。(精品文档请下载)
13、大智假设愚的鲁肃
历史上的这个人物是个智勇双全的大将之才,和诸葛亮、荀并称为三大战略家。《三国演义》作者对这个人物加工改造,突出其老实的性格,乍看,似有点愚,实是大智假设愚,却具有大战略家的风度。他在维护吴蜀联盟上尽了最大的努力,并且忍辱负重,。(精品文档请下载)
14、不服老的黄忠
,临战前,诸葛亮特别告诫关羽,要他多带兵去,因为黄忠有万夫不当之勇;关羽和黄忠战了一百余回合,,对刘备忠心耿耿,他虽老却不服老,处处逞强好胜。第七十回和七十一回写了黄忠伐魏时英雄宝刀未老的形象。(精品文档请下载)
15、美丽智慧的貂禅
历史上的貂禅只是个影子,后来有了一些关于貂禅的故事。《三国演义》作者根据这些故事重新塑造了貂禅的艺术形象。貂禅被描写成王允的歌伎,因报王允之恩,为国献身而承受王允的连环计:先将貂禅许嫁给吕布,后献和董卓,使貂禅从中取事,离间其义父子反颜,使吕布杀掉董卓。貂禅这个艺术形象已成为美丽智慧的象征,成为古典小说人物宝库中的艺术珍宝.
(精品文档请下载)
16、因才遭忌的杨修
杨修才智过人,小说描写他可以猜透曹操的心计,曹操因此妒忌他。一次在军中,曹操教以“鸡肋”为口令,杨修便猜到曹操有退兵的意思,于是他通知手下的人拾掇行装,准备归程。原来杨修从鸡肋“食之无味,弃之可惜"的道理,推测魏军连日作战不利,进不成,退恐人笑,不如早退兵的意图,断定曹操既将命军退归。曹操得知此事,就以杨修乱军心的罪名把他杀了。 (
三国演义主要人物介绍 来自淘豆网m.daumloan.com转载请标明出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