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望庐山瀑布》
制作人:程幼梅
同学们见过瀑布吗?
读诗
解诗
赏诗
悟诗
《望庐山瀑布》
【唐】李白
日照香炉生紫烟,
遥看瀑布挂前川。
飞流直下三千尺,
疑是银河落九天。《望庐山瀑布》
制作人:程幼梅
同学们见过瀑布吗?
读诗
解诗
赏诗
悟诗
《望庐山瀑布》
【唐】李白
日照香炉生紫烟,
遥看瀑布挂前川。
飞流直下三千尺,
疑是银河落九天。
读诗
读准字音
庐lú
紫zǐ
川chuān
①这首唐诗是谁写的?
李白。
李白生平
李白(701~762),唐代诗人。字太白,号青莲居士。绵州昌隆(今四川江油)人。李白的诗歌今存990多首。有大量的政治抒情诗,充分表现了诗人非凡的抱负,奔放的激情,豪侠的气概,也集中代表了盛唐诗歌昂阳奋发的典型音调。李白有强烈的自我意识,多次以大鹏自比,「大鹏一日同风起,博摇直上九万里」《上李邕》。但李白在长安三年失意而归,使他激昂的政治热情,再受到现实的冲撞时,便转化为怀才不遇的悲愤狂歌,从胸中喷涌而出:「大道如青天, 我独不得出, 羞逐长安社中儿, 赤鸡白狗赌梨栗, 弹剑作歌奏苦声,曳裾王门不称情」。李白还以痛快淋漓的饮酒诗,来排遣怀才不遇的忧愁。《将进酒》:「人生得意须尽欢,莫使金樽空对月,天生我材必有用,千金散尽还复来,烹羊宰牛且为乐,会须一饮三百杯」与这种豪放奔涌,无所掩抑的感情气势相适应,李白的诗歌在艺术手法方面的显着特点是:想象神奇,变化无端,结构纵横跳跃,句式长短错落,形成了雄奇飘逸的风格。(即奇特的想象,比喻;出神入化的夸张。 )《梦游天姥吟留别》:
①“望庐山瀑布”是什么意思?
“望庐山瀑布”就是远看庐山的瀑布。
②“望”和“看”有什么区别?
距离问题。望是远距离的看。是站在较远处看。
解诗
(1)日照香炉生紫烟
①“日”、“香炉”、“紫烟”各指什么?“生”是什么意思?
日:太阳。香炉:香炉峰。紫烟:紫色的烟云。生:升腾起(变成了)。
释义(1):)太阳照射在香炉峰,高高的香炉峰上升腾起紫色的烟云。
(2)遥看瀑布挂前川
①“遥看”一词说明作者站在哪儿观察瀑布?
离瀑布较远。因为瀑布高大,遥看才能观其全貌。
②“挂”、“前”、“川”各是什么意思?放在一块儿是什么意思?
挂:悬挂。前:前面。川:河流。
挂前川:指瀑布远看就像悬挂在山峰前面的一条大河流。
释义(2):远远望去,瀑布就像一条悬挂在山峰前面的大河。
(3)飞流直下三千尺
①“飞”、“直”写出了瀑布的什么特点?
水流快、山势陡。
②真有三千尺吗?这是一种什么修辞手法?
夸张
释义(3):长长的水流,飞快地从山上直泻而下。
(4):疑是银河落九天
①“银河”、“九天”各指什么?
银河:晴天夜晚,天空呈现出一条明亮的光带,夹杂着许多闪烁的小星;看起来像一条银白色的大河。
九天:天的最高处。古人认为天有九重,最高的一重称为九天。诗里形容极高的天空。
②“疑”是什么意思?作者疑什么?
怀疑。
释义(4):真让人怀疑是天上的银河流到了人间。
由瀑布到银河,这是作者的一种奇特的联想;将瀑布的高大、急的特点展示无余。
赏诗
首句“日照香炉生紫烟”。“香炉”是指庐山的香炉峰。此峰在庐山西北,形状尖圆,像座香炉。由于瀑布飞泻,水气蒸腾而上,在丽日照耀下,仿佛有座顶天立地的香炉冉冉升起了团团紫烟。一个“生”字把烟云冉冉上升的景象写活了。此句为瀑布设置了雄奇的背景,也为下文直接描写瀑布渲染了气氛。
次句“遥看瀑布挂前川”。“遥看瀑布”四字照应了题目《望庐山瀑布》。“挂前川”是说瀑布像一条巨大的白练从悬崖直挂到前面的河流上。“挂”字化动为静,维纱维肖地写出遥望中的瀑布。
诗的前两句从大处着笔,概写望中全景:山顶紫烟缭绕,山间白练悬挂,山下激流奔腾,构成一幅绚丽壮美的图景。
第三句“飞流直下三千尺”是从近处细致地描写瀑布。“飞流”表现瀑布凌空而出,喷涌飞泻。“直下”既写出岩壁的陡峭,又写出水流之急。“三千尺”极力夸张,写山的高峻。
这样写诗人觉得还没把瀑布的雄奇气势表现得淋漓尽致,于是接着又写上一句“疑是银河落九天”。说这“飞流直下”的瀑布,使人怀疑是银河从九天倾泻下来。一个“疑”,用得空灵活泼,若真若幻,引人遐想,增添了瀑布的神奇色彩。
这首诗极其成功地运用了比喻、夸张和想象,构思奇特,语言生动形象、洗炼明快
悟诗
①这首诗表达了作者的什么感情?
描绘了庐山瀑布壮丽的景色,抒发了作者热爱祖国山河的感情
②
望庐山瀑布》 来自淘豆网m.daumloan.com转载请标明出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