介入治疗中晚期肝癌28例疗效观察
陈 朝 摘要 目的:观察介入治疗中晚期肝癌的效果。方法:采用方法经股动脉穿刺插管至肝总动脉,造影后超选进入供瘤动脉,依次注入5-氟尿嘧啶(5-FU)1000mg、丝裂霉素(MMC)14mg、卡铂(介入治疗中晚期肝癌28例疗效观察
陈 朝 摘要 目的:观察介入治疗中晚期肝癌的效果。方法:采用方法经股动脉穿刺插管至肝总动脉,造影后超选进入供瘤动脉,依次注入5-氟尿嘧啶(5-FU)1000mg、丝裂霉素(MMC)14mg、卡铂(CBDCA)400mg、吡柔比星(EADM)40mg和碘化油,1个月后评价疗效及不良反应。结果:全组受益患者27例。
关键词 介入治疗 中晚期肝癌
资料与方法
一般资料:2002年5月~2005年3月本院住院28例患者,其中,男20例,女8例;年龄32~80岁,平均66岁。28例病人均为Ⅲ~Ⅳ期的原发性肝癌患者,AFP均阳性且22例>400μg/L,6例为200~400μg/L,所有病例均有CT检查,有可测量的病灶和转移灶。其中巨块型12例,结节型14例,弥漫型2例,有黄疸者6例,腹水者12例,远处转移者11例,消化道出血者2例。按1987年国际抗癌联盟(UICC)制订的TNM分期标准,Ⅲ期5例,Ⅳa12例,IVb期11例。
治疗方法:采用seldinger方法,常规消毒,经股动脉穿刺,见射血后置入引导钢丝的动脉导管,选择性将导管先端送入肝动脉、肝固有动脉,根据造影结果将导管插入靶血管处,原则上应尽可能超越与瘤体供血无关的分支。进一步定位定性诊断后,根据肝功能情况及肿瘤大小,先注入5-FU1000mg、MMC14mg、CBDCA400mg,然后使用超液化碘油与EADM40mg充分混合制成乳剂,用2ml注射器缓慢灌注并持续跟踪直至推注完毕,使其在瘤体内填塞充分、分布均匀。弥漫型肝癌者实行部分栓塞。根据肿块大小、病人耐受程度选择治疗次数。所有患者治疗前后均查血常规、肝肾功、心电图、CT、B超了解肿块大小变化。
疗效评定标准:客观疗效评价标准参照肝癌诊疗规范。评定标准分为完全缓解(CR),部分缓解(PR),稳定(SD)和进展(PD)。总有效率为CR+PR。疾病无进展时间(TTP)为治疗开始至肿瘤病灶出现进展的时间。毒性反应按WHO抗癌药物毒性反应分度标准评价,分为0~Ⅳ度。
结果
近期临床疗效:28例患者共完成了43次治疗。其中CR4例,PRl8例,SD 5例,PD 1例。总有效率(CR+PR)%(22/28),临床受益患者(CR+PR+SD)27例,%,TTP为12~18个月,中位TTP为15个月。
不良反应:主要的反应为消化道反应(恶心、呕吐、纳差)和骨髓抑制。%(18/28),其中Ⅲ°~Ⅳ°%。恶心,%(20/28),其中Ⅲ°~Ⅳ°占15%。脱发和周围神经炎均少见。%。未见其他明显不良反应。
讨论
大部分原发性肝癌患者发现时常已失去了手术机会,使介入疗法成为治疗的重要手段。肝动脉介入治疗通过肝动脉导管灌注化疗药物,使化疗药物在肿瘤局部起
介入治疗中晚期肝癌28例疗效观察 来自淘豆网m.daumloan.com转载请标明出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