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
第二节 移动络互连技术。
常用的有 1、短消息系统(short messaging system , SMS)
2、移动 IP(Mobil IP)
3、简单无线网络协议(wireless application protocol ,WAP)
1、SMS
1)概述
无线信息系统(SMS)于 1991 年出现在欧洲的无线领域,它提供了一个机制,用
于将短信传递到无线设备,及从无线设备发送短信。
SMS 是一种存储和转发服务。也就是说,短消息并不是直接从发送人发送到接收
人,而始终通过 SMS 中心进行转发。如果接收人处于未连接状态(可能电话已关闭),
则消息将在接收人再次连接时发送。
2)、SMS 的优缺点
优点:
(1)简便 SMS 的消息可以在任何时间、任何地点发送,而且一般情况下发出的消
息就一定能够被接收端接到。且 SMS 及时发送,不需要如 TCP 包一般的上线下线,也不用
顾及当前的网络状况,在使用上相当简便。
(2)兼容 当前市场上支持 SMS 的设备非常多,尤其以手机为主的 SMS 应用平
台使用非常广泛,因此利用 SMS 作为交互手段,不用考虑其兼容性。
(3)廉价 这种说法在不久的将来也许有待商榷。
缺点:
(1) 复杂性 开发 SMS 非常复杂,一般需要使用 AT 指令集作为开发手段,并将
要发送的消息内容通过繁琐的编码装载到 AT 指令集中并由某些 I/O 端口
发送。整个过程涉及的底层技术颇多,开发门槛相当高。
(2) 非实时 这是 SMS 的致命伤,因为 SMS 不是同步系统,其消息延迟相当
严重,有时甚至可延迟大数小时之久,这也是 SMS 很少被应用于移动 GIS
系统中的重要原因之一。
(3) 容错性 由于没有提供足够的容错机制,SMS 比较容易出现错误,在某些
非民用信息的传输中也是无法容忍的。
(4) 数据性 由于天生的数据限制,SMS 没办法传输大规模的地图数据。因此,
使用 SMS 作为传输机制的系统,几乎只能使用 SMS 来传输少量的属性信
息和信令信息,以及文字形式表达的位置信息。
2、Mobil IP
1)移动 IP 概述
移动 IP 技术是一种在全球因特网上提供的移动功能的方案。
移动 IP 的工作原理:首先通过周期的组播或广播一个成为代理广播的消息,家乡代理和外
地代理宣告他们与链路的连接关系,移动节点在收到这些代理广播消息后,检查其中的内容
已确定自己是连接在家乡链路还是外地链路上:当连接在家乡链路上时移动节点就想固定节点一样工作;如果连接在外地链路上,情况就复杂得多。
移动 IP 具有可扩展性可靠性和安全性,并使节点在切换链路时仍可以保持通信,在无线网
络越来越发达的今天,它带给移动 GIS 发展的好处也会越来越多,而对于一些已有的有线
网络基础上的 GIS 系统,也不需要在新系统的环境下改变什么,因为移动 IP 同样兼容过去
的 IPl 路由技术。
2)Mobil IP 的优缺点
优点:
(1) 实时性强 信息几乎没有延迟,在网络状况良好的情况下,客户端与服务器端在
传输上的时间消耗几乎为 0,所以移动 IP 将非常适合实时性强的系统的移动
GIS 系统的应用。
(2) 开发方便 Mobile IP 是基于无线网络的开发和传统的基于有线网络的开发的统
一,在网络层上的每一层,都不会因为移动 IP 的加入
移动地理信息系统和嵌入式地理信息系统介绍 来自淘豆网m.daumloan.com转载请标明出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