下载此文档

利奈唑胺在血液科的应用进展.ppt


文档分类:医学/心理学 | 页数:约37页 举报非法文档有奖
1/37
下载提示
  • 1.该资料是网友上传的,本站提供全文预览,预览什么样,下载就什么样。
  • 2.下载该文档所得收入归上传者、原创者。
  • 3.下载的文档,不会出现我们的网址水印。
1/37 下载此文档
文档列表 文档介绍
利奈唑胺在血液科的应用进展
第一页,共37页。
血液科各疾病均可能发生不同程度的感染
病种
感染发生率
恶性组织细胞病
%
重型再生障碍性贫血
%
急性淋巴细胞白血病
%
急性髓细胞白菌
Paul M, Gafter-Gvili A, Leibovici L, Bishara J, Levy I, Yaniv I, Shalit I, Samra Z, Pitlik S, Konigsberger H, Weinberger M. The epidemiology of bacteremia with febrile neutropenia: experience from a single center, 1988-2004. Isr Med Assoc J. 2007 Jun;9(6):424-9.
第十页,共37页。
感染是血液肿瘤患者的一大威胁
Tessier J 和Sifri CD教授“细菌感染是严重威胁血液肿瘤患者的并发症”1
血液肿瘤患者感染发生率和病死率高2
感染发生率
感染病死率
百分比
对北京协和医院血液科1993-2004年2388例次住院患者发生细菌和真菌感染情况的回顾性分析
1、Tessier J et al. Infectious Disorders - Drug Targets .2011;11(1):11-17.
2、;10:664-668 .
N=2388
第十一页,共37页。
感染是导致粒缺患者死亡的高危因素
粒缺感染患者院内死亡风险明显上升
院内死亡多因素回归分析
变量
OR(95%CI)
P值
G-菌感染
(–)
<
G+菌感染
(–)
<
心衰
(–)
<
肺部疾病
(–)
<
肝脏疾病
(–)
<
肾脏疾病
(–)
<
年龄≥65岁
(–)

对美国115家医疗中心41779例粒缺发热肿瘤患者的回顾性分析,主要研究终点为死亡率、住院时间和治疗费用
Kuderer NM et al. Cancer 2006;106:2258–66.
第十二页,共37页。
未及时使用有效抗生素治疗显著增加粒缺患者死亡率
未及时使用有效抗生素 vs 及时使用有效抗生素死亡率增加18倍
未及时进行有效抗生素治疗指未同时满足以下3个条件:
抽取血液样本后24小时内经静脉途径给药
血液标本分离菌株在体外对抗生素敏感
依据桑福德抗生素治疗指南定义,抗生素对分离菌株的临床疗效应为有效或中度有效
Lin MY, et al. ANTIMICROBIAL AGENTS AND CHEMOTHERAPY. 2008;52(9):3188–3194.
一项在1523例血流感染患者中进行的回顾性研究,未及时使用有效抗生素治疗对重度中性粒细胞缺乏患者死亡率的影响
第十三页,共37页。
抗菌治疗原则
Clin Microbiol Infect 2014; 20 (Suppl. 4): 19–36
起始充分抗菌治疗
在得知病原体后,结合风险因素,进行降阶梯治疗
第十四页,共37页。
充分治疗 vs 不充分治疗
1、Clin Microbiol Infect 2014; 20 (Suppl. 4): 19–36
不充分治疗会增加全因死亡率和感染相关死亡率
延迟治疗增加死亡率及ICU入住时间
2、Chest 1999; 115: 462–474.
3、Chest 2000; 118: 146–155.
第十五页,共37页。
特定人群的抗菌药物选择
Clin Microbiol Infect 2014; 20 (Suppl. 4): 19–36
2005ATS指南和2011IDSA指南指出,对于特定的患者人群,与万古霉素相比,应首选利奈唑胺:
肾损伤患者
联合使用氨基糖苷类抗生素的患者
大于65岁的患者
万古霉素治疗失败的
使用其他具有肾毒性的药物
第十六页,共37页。
在很多欧洲医院,万古霉素是MRSA-NP治疗准方案;但是有证据显示对于危急的NP患者来说万古霉素并非最佳选择,因为其肺部穿透力有限;增加剂量会增加肾毒性,同时耐药菌的检出也会升高治疗失败率。
利奈唑胺已被证实在VAP患者中具有更好的上皮细胞

利奈唑胺在血液科的应用进展 来自淘豆网m.daumloan.com转载请标明出处.

非法内容举报中心
文档信息
  • 页数37
  • 收藏数0 收藏
  • 顶次数0
  • 上传人977562398
  • 文件大小2.58 MB
  • 时间2022-07-19