下载此文档

头皮损伤与颅骨骨.ppt


文档分类:医学/心理学 | 页数:约28页 举报非法文档有奖
1/28
下载提示
  • 1.该资料是网友上传的,本站提供全文预览,预览什么样,下载就什么样。
  • 2.下载该文档所得收入归上传者、原创者。
  • 3.下载的文档,不会出现我们的网址水印。
1/28 下载此文档
文档列表 文档介绍
关于头皮损伤与颅骨骨
第1页,讲稿共28张,创作于星期日
一,头皮的解剖:
头皮覆盖于头颅穹窿部,前方与面部,后方与颈部皮肤及皮下组织相连,在额·顶·枕部分为皮肤,皮下组织,帽状腱膜,帽状腱膜下层及颅骨骨膜5层,前3层彼此连关于头皮损伤与颅骨骨
第1页,讲稿共28张,创作于星期日
一,头皮的解剖:
头皮覆盖于头颅穹窿部,前方与面部,后方与颈部皮肤及皮下组织相连,在额·顶·枕部分为皮肤,皮下组织,帽状腱膜,帽状腱膜下层及颅骨骨膜5层,前3层彼此连接紧密
第2页,讲稿共28张,创作于星期日
二,临床上诊断和处理头皮损伤时应该注意的几个问题:
,判断伤情及颅内血肿定位有十分重要的意义
,而且头皮损伤后创口出血不易停止,如不及时进行清创处理,有导致失血性休克之可能,尤其是儿童更容易发生
第3页,讲稿共28张,创作于星期日
,一旦清创不彻底而发生头皮感染时,则有可能引起颅骨感染或向颅内蔓延的可能
,尤其是颅骨直接外露时,处理不当,可引起颅骨坏死及颅内感染等严重并发症
第4页,讲稿共28张,创作于星期日
头皮损伤的程度和类型各不相同,大体分如下几种:
一,头皮血肿:
头皮血肿多因钝器伤所致,按血肿出现于头皮内的具体层次可分为:
第5页,讲稿共28张,创作于星期日
:此层血管破裂时,血管受纵行纤维隔限制,出血常局限于一定范围内,其周围可发生水肿,显得坚硬,中央反而凹陷,易误认为凹陷性颅骨骨折,需行颅骨X线摄片作鉴别
第6页,讲稿共28张,创作于星期日
:帽状腱膜下层为蜂窝组织疏松的一层,血肿可蔓延至全头部
第7页,讲稿共28张,创作于星期日
:骨膜附着于骨缝,血肿常局限于某一颅骨范围内,常提示该处颅骨骨折
处理:较小的头皮血肿一般1-2周可自行吸收,较大血肿早期可给予冷敷和加压包扎,为避免感染,一般不作穿刺,但是帽状腱膜下血肿逐渐扩大一周以上不见消散吸收时可行血肿穿刺抽吸加压+包扎处理
第8页,讲稿共28张,创作于星期日
头皮血肿的临床特点
血肿类型
临床特点
皮下血肿
血肿体积小,位于头皮损伤中央,中心软,周围硬,无波动感
帽状腱膜下血肿
血肿范围广,可蔓延全头,张力低,波动感明显
骨膜下血肿
血肿范围不超过颅缝,张力高,大者可有波 动感,常伴有颅骨骨折
第9页,讲稿共28张,创作于星期日
二,头皮裂伤:
头皮裂伤可由锐器或钝器伤所致,头皮血管丰富,短时间内常流血较多,可引起失血性休克,对出血较多者应立即无菌纱布填塞伤口后加压包扎,或暂时间断全层缝合头皮,以做到尽快止血。同时还需注意:,若有须按开放性脑损伤原则处理。,其一期缝合的时限可放宽至24小时
第10页,讲稿共28张,创作于星期日
三,头皮撕脱伤:多因发辫受机械力牵扯,使大块头皮自帽状腱膜下层或连同颅骨骨膜被撕脱所致,它可导致失血性休克或疼痛性休克。
第11页,讲稿共28张,创作于星期日
处理
:立即予以加压包扎压迫止血同时积极防治失血性休克和创伤性休克。
,挫伤不严重者可立即行自体头皮再植术
第12页,讲稿共28张,创作于星期日
,可将撕脱的头皮切薄,制成中厚皮瓣,植于颅骨外的骨膜上,缝合后加压包扎
,骨膜未撕脱,撕脱的头皮已不能用,可取大腿中厚皮瓣作游离植皮。
第13页,讲稿共28张,创作于星期日
,或受伤时间过长时可以在颅骨外板钻孔,直达板障层,待长出肉芽后再行二期植皮术。
第14页,讲稿共28张,创作于星期日
颅骨骨折
颅骨骨折指颅骨受暴力作用所致颅骨结构改变。
一,分类:
:颅盖骨骨折和颅底骨折
:线形骨折和凹陷性骨折
:开放性骨折与闭合性骨折

第15页,讲稿共28张,创作于星期日
颅骨骨折示图
第16页,讲稿共28张,创作于星期日
线形骨折发生率最高,主要靠颅骨X线摄片确诊。
根据发生部位分:
颅前窝骨折
颅中窝骨折
颅后窝骨折
●颅底线形骨折多为颅盖骨折延伸到颅底
第17页,讲稿共28张,创作于星期日
:可有鼻出血,眶周广泛皮下淤血斑(“熊猫眼”征)以及广泛球结膜下淤血斑,脑脊液鼻漏,嗅神经和视神经损伤等表现。
:可有鼻出血,脑脊液鼻漏或脑脊液耳漏,还可累及Ⅱ.Ⅲ.Ⅳ.Ⅴ.

头皮损伤与颅骨骨 来自淘豆网m.daumloan.com转载请标明出处.

相关文档 更多>>
非法内容举报中心
文档信息
  • 页数28
  • 收藏数0 收藏
  • 顶次数0
  • 上传人卓小妹
  • 文件大小667 KB
  • 时间2022-07-19